-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治療和護理包括藥物治療、預防感染、飲食調理、心理支持、定期復查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環孢素、雄激素(如司坦唑醇)、免疫抑制劑(如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需遵醫囑用藥。 2. 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避免接觸感染源。 3. 飲食調理: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類、新鮮蔬果。 4. 心理支持: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家人和朋友要給予關心和鼓勵。 5. 定期復查: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和護理需要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遵循醫生的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0-20 19: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能懷孕生小孩再障的預后因骨髓衰竭的程度,患者的年齡,治療是否及時以及所采用的治療方法等因素而各不相同. 急性型再障,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骨髓中造血細胞嚴重缺乏及伴有嚴重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除非骨髓移植成功,一般療效較差,病死率高,占91.6%.多在起病后一年內死亡,嚴重者可在數月甚至數周內死亡.因貧血,感染及出血致死者,慢性再障占24.6%. 慢性型再障,由于采用適當的治療,病人的骨髓增生過低和全血細胞減少較輕,病情穩定,不再發展也不再進步,這類病人可生存多年,甚至20年以上. 兒童患者預后較好,用藥物治療的療效比成人要好.早治療比晚治療的療效要好.支持療法可改善病人的體質,防止出血和感染,對延長生命以待骨髓功能逐漸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嚴重感染和顱內出血.1,急性型再障急性型再障,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骨髓中造血細胞嚴重缺乏及伴有嚴重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如能及時控制出血及感染,渡過急性期后(一般3-6個月)再采用中藥治療,在臨床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且半數以上患者可轉為慢性逐步達到完全康復.2,慢性再障此病起病緩慢,西醫主要以激素免疫制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療法,這些療法特點為起效快,但病情不穩定,停藥后,易反復.中藥為主,西藥為輔,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較好的療效,一般用藥(2-3個療程),病情基本康復,鞏固用藥二個療程可完全停藥.
2024-10-20 19: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再障好了就可以懷孕生小孩的.只是要注意補氣養血.再障的預后因患者的年齡,骨髓衰竭的程度以及是否治療和治療的方法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慢性型再障,由于采用適當的治療,病人的骨髓增生過低和全血細胞減少較輕,病情穩定,不再發展也不再進步,這類病人可生存多年,甚至20年以上. 兒童患者預后較好,用藥物治療的療效比成人要好.早治療比晚治療的療效要好.支持療法可改善病人的體質,防止出血和感染,對延長生命以待骨髓功能逐漸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嚴重感染和顱內出血. 1,急性型再障急性型再障,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骨髓中造血細胞嚴重缺乏及伴有嚴重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如能及時控制出血及感染,渡過急性期后(一般3-6個月)再采用中藥治療,在臨床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且半數以上患者可轉為慢性逐步達到完全康復. 2,慢性再障此病起病緩慢,西醫主要以激素免疫制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療法,這些療法特點為起效快,但病情不穩定,停藥后,易反復.中藥為主,西藥為輔,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較好的療效,一般用藥(2-3個療程),病情基本康復,鞏固用藥二個療程可完全停藥
2024-10-20 19: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年輕人,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好了是可以懷孕的!但要注意“妊娠再障”的發生.你最好要和血液學方面的醫生詳細溝通,將妻子的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指導和幫助.下面的一篇文章或許會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再生障礙性貧血能懷孕嗎孕婦易患貧血,尤其以患缺鐵性貧血為見,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相對較少,那么,孕婦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該終止妊娠還是該繼續妊娠呢?再生障礙性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一種嚴重的血液疾病,簡稱再障,由于發病的緩急與造血功能損害的程度,輕重可有不同,急性型起病急劇,病勢兇猛,出血嚴重,病程短,易合并粘膜及感染,貧血嚴重,預后差;慢性型癥狀輕,病程長,預后較好.關于妊娠與再障的關系目前專家仍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妊娠是再障的誘發因素,因為有些婦婦確在妊娠期發病,且妊娠期發病者母嬰死亡率明顯高于妊娠前發病,也有人認為妊娠期發病只是時間上的巧合或在孕前已有再障,妊娠后病情惡化才被發現.妊娠與再障可相互產生不良影響,妊娠可使病情加重,妊娠期由于母體血液循環系統的一系列生理性變化及血液稀釋使貧血加重,由于血小板量的減少和質的異常,加之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出血,由于白細胞相對減少使其防御功能低下,而致產時,產后感染,另外,重度盆血可導致子宮胎盤缺血,心肌缺血,加之小動脈痙攣,外周阻力增加,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情較重,更易發生心力衰竭.貧血影響對胎兒氧的輸送,肥豬缺氧,生長發育緩慢,宮內發育遲緩發生率高達37.93%,重者胎死宮內.近年來對再障的治療很大進展,不再是妊娠禁忌癥,孕婦患再障如有條件應定期產前檢查,并適當治療.將并發癥減少到最低程度,是可以妊娠的.但要注意下面幾點:1.妊娠之前,當再障病情沒有徹底改善時應避孕;妊娠早期,孕前已確診再障且血紅蛋白大于60g/l,可允許繼續妊娠,而血紅蛋白小于40g/l,或在妊娠初期發病者,則以終止妊娠為宜,以免增加母嬰危險.2.妊娠中期以后容易發生并發癥,因此在孕30周以后應間隔信院,在產科和血液科醫生共同密切監護下,定期觀察血象動態變化,每日間斷吸氧,以改善胎兒宮內慢性缺氧,給以高蛋白飲食及利于造血的藥物如葉酸,維生素c等.對重度貧血者可多次少量輸新鮮血及紅細胞混懸液,使血紅蛋白保持在60g/l以上.各項監護指標正常,完成1療程后出院,隨2-3周再住院治療.3.無產科指征盡量從陰道分娩,產后及時使用宮縮劑,常規使用抗生素,胎兒出生后要加強護理.
2024-10-20 21:4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