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睡覺出汗可能由環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精神因素等導致。 1.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或蓋的被子過厚,會使身體散熱困難,導致出汗。 2.生理因素:睡前進行劇烈運動,身體代謝旺盛,睡覺時可能出汗。 3.疾病因素:如結核病,常有盜汗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會使代謝加快,容易出汗;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在睡覺時出汗。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退燒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引起出汗增多。 5.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能影響植物神經功能,導致睡覺時出汗。 如果睡覺出汗的情況頻繁出現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醫學上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腎虛引起的,也要注意別的引起盜汗的原因.平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并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干燥,并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平時可以多補補,睡前要放松自己,不要想太多.如果情況很嚴重還是要去看醫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4-10-21 13: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是不是給寶寶蓋多了。一般熱著了才會出汗水。如果寶寶只是后腦勺出汗,額頭摸著不熱,那就沒什么,那是因為寶寶汗腺發育不完全。不過按照這個天氣來說,出汗水就是蓋多了。
2024-10-21 13: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覺時出汗”稱——盜汗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并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后,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干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么樣的病證。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癥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于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采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制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1、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凈,人參切薄片,然后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后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于氣虛盜汗者。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凈后撕成小塊。紅棗洗凈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3、參苓粥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姜加適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將粳米淘洗干凈,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于氣虛盜汗者。4、黑豆浮麥湯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藥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5、黃芪二蜜飲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于氣虛盜汗者。6、百合蓮子飲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凈,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2024-10-21 17: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睡覺出汗可能由環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精神因素等導致。 1.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或蓋的被子過厚,會使身體散熱困難,導致出汗。 2.生理因素:睡前進行劇烈運動,身體代謝旺盛,睡覺時可能出汗。 3.疾病因素:如結核病,常有盜汗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會使代謝加快,容易出汗;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在睡覺時出汗。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退燒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引起出汗增多。 5.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能影響植物神經功能,導致睡覺時出汗。 如果睡覺出汗的情況頻繁出現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