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峰 主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你好,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也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或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及髖發育不全,是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股骨頭在關節囊內喪失其與髖臼的正常關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發育。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一經診斷就需要治療了,包括手法復位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建議越早治療越好,年齡越大可能治療效果越差。
2018-07-07 19: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與胎位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在我國,這類患者多為女孩,男、女比率為1:4.75?! ”静±ǔ7譃槿N類型,即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及髖關節脫位。臨床癥狀依年齡差異而不同,新生兒表現為腹股溝及臀部褶紋不對稱,患側下肢縮短。家長可以自行檢查,先使新生兒平臥、屈膝85°~90°、雙足平放床上、雙踝靠攏,如雙膝高低不平,即為Allis征陽性;使患兒平臥,曲髖、屈膝各90°,檢查者面對小兒,雙手握住其雙膝同時輕揉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觸及床面,反之則稱外展實驗或Ortolani征陽性。以上兩項均提示存在髖關節脫位。隨患兒年齡增長,逐漸出現蹬踏乏力、站立及學步較遲,最終導致跛行或“鴨步”,通常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 ∠忍煨泽y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根據年齡的大小確定,年齡越小療效越好。患兒在一歲以內明確診斷,采用非手術治療,如佩戴支具、牽引復位、夾板或石膏固定等,常可獲得成功,少有后遺癥。3歲以上患兒常需采用手術治療,但療效欠佳,往往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2016-05-25 03: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與胎位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在我國,這類患者多為女孩,男、女比率為1:4.75?! ”静±ǔ7譃槿N類型,即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及髖關節脫位。臨床癥狀依年齡差異而不同,新生兒表現為腹股溝及臀部褶紋不對稱,患側下肢縮短。家長可以自行檢查,先使新生兒平臥、屈膝85°~90°、雙足平放床上、雙踝靠攏,如雙膝高低不平,即為Allis征陽性;使患兒平臥,曲髖、屈膝各90°,檢查者面對小兒,雙手握住其雙膝同時輕揉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觸及床面,反之則稱外展實驗或Ortolani征陽性。以上兩項均提示存在髖關節脫位。隨患兒年齡增長,逐漸出現蹬踏乏力、站立及學步較遲,最終導致跛行或“鴨步”,通常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 ∠忍煨泽y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根據年齡的大小確定,年齡越小療效越好。患兒在一歲以內明確診斷,采用非手術治療,如佩戴支具、牽引復位、夾板或石膏固定等,??色@得成功,少有后遺癥。3歲以上患兒常需采用手術治療,但療效欠佳,往往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2016-05-25 03: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發病率以女寶寶居多,臀位產的發病率比頭位產高,剖腹產的發病率比順產高。特別是剖腹產中體重較重的寶寶,這些資料爸媽也可以參考一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3~6個月的寶寶診斷明確后,可用專用吊帶固定,3個月后95%以上可治愈,這種治療方法不損傷關節、并發癥少。1歲左右、開始走路的寶寶,則需要先將脫位的關節整復,然后上3個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2歲以上的孩子則要動手術、再上石膏。4~7歲的孩子必須通過手術才能痊愈。做同樣的手術,寶寶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手術創傷越大且效果越差。如果髖關節脫位不予治療,就會導致腿部殘疾,走路瘸腿,長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時就會感覺酸痛難忍。
2016-05-25 03:3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特點是嬰兒在出生時,多數為部分或少數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本病有兩種類型,即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畸胎性髖關節脫位。后者極少見,為胚胎器官生長時的畸形性疾病,常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如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癥,先天性脊椎半椎體畸形等。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變,輕者僅為髖關節松弛、不穩,重者有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