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明原因低燒可能由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功能性低熱等導致。 1.感染性因素:如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常見的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引發炎癥和發熱。 3.腫瘤性疾病:某些惡性腫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腫瘤細胞會釋放致熱物質。 4.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代謝加快,可能出現低燒。 5.功能性低熱: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失調,多無器質性病變。 不明原因低燒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進行判斷。如果出現不明原因低燒,且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0 19: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低燒是一種癥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癥、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么,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藥。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藥,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藥,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
2024-10-20 1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懷孕后體溫是會比平常的高一些,但不屬于是發燒,孕期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不排除是生理性的出血,如果是月經中期陰道有少量出血,考慮可能為排卵期出血,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但也不排除有月經不調的可能,也不排除有先兆流產的可能性存在.您的情況也不排除婦科疾病的存在.建議到正規醫院檢查明確后遵醫囑對癥處理.一般在性交后10天后就可以到醫院查血HCG看是否懷孕,也比較準確.婦科感染的情況,需要做個白帶常規檢查看看.針對病因具體檢查根據您的情況遵醫囑進行.及時正規治療,愿您早日康復.
2024-10-20 19: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常規正常往往可以排除細菌感染的情況,不能完全排除病毒感染。反復發熱,且屬于低熱,肺部也沒有炎性改變,也不咳嗽、咳痰。這種情況首先可以查個血沉。嗓子干,鼻子干,然后第二天發燒,我感覺還是像免疫系統的疾病。去醫院做免疫系統的檢查,最重要的指標是抗核抗體,這種情況往往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在這個年齡的女性還是比較常見的,那次見過一個病號,也是在基層醫院查了好長時間也沒查出來怎么回事。最后來我們醫院確診是干燥綜合癥。
2024-10-20 19: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真的發燒了嗎? 有一些新媽媽發現孩子的體溫超過37℃,也會以為孩子發低燒,于是帶孩子到醫院,要求醫生給孩子做檢查,但結果卻一切正常。這是怎么回事呢? 正常的體溫升高 孩子的體溫易于波動。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體溫發生變化。孩子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異常,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父母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燒。前面這位打電話咨詢的母親,就是把孩子在哭鬧、吃奶后正常的體溫升高誤認為發燒了。 其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后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后,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體溫升高是由于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導致肌肉產生了更多的熱量。這些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在運動結束后會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說,不能只根據體溫作為確定異常的指標。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可繼續觀察孩子體溫的變化,一般不需任何處理。 異常的體溫升高 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燒,與哭鬧后造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表現,例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等。由于小兒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發熱的表現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同樣是肺炎,有的孩子發熱不高,有的孩子高熱達39℃~40℃;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熱可持續2~3天,而敗血癥可持續數周。發熱的起病有急有緩,有的先有寒戰繼之發熱,有的發熱很高但四肢及額頭發涼。所以,用手觸摸四肢及額頭很難察覺發熱,而觸摸胸腹部就會感覺到小兒發熱。 怎樣才算發燒,確實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除了量體溫外,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可以為醫生提供較可靠的信息。 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 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進一步劃分為: 37.5℃~38℃為低度發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40.4℃為高熱; 超過40.5℃為超高熱。如果確定是發燒,不妨多喝水,多吃水果。采用物理降溫,最好別用藥物降溫。祝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20 2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