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乳房溢出白色液體可能是生理現象,也可能與病理因素有關,比如高泌乳素血癥、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增生、垂體瘤、乳腺癌等。 1.高泌乳素血癥:這是由于體內泌乳素水平過高導致。可能由下丘腦疾病、垂體疾病、藥物等引起。患者除了乳頭溢液,還可能有月經紊亂、閉經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溴隱亭、卡麥角林等藥物。 2.乳腺導管擴張癥:多因導管排泄障礙、感染等所致。除了乳頭溢液,還可能有乳房腫塊、疼痛等表現。治療包括藥物抗炎(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必要時手術。 3.乳腺增生:內分泌紊亂是常見原因。除了溢液,還會有乳房脹痛。一般通過調節情緒、改善生活方式緩解,癥狀嚴重時可使用逍遙丸等藥物。 4.垂體瘤:垂體的腫瘤可導致泌乳素分泌異常。多需要手術或藥物(如奧曲肽)治療。 5.乳腺癌:惡性腫瘤細胞侵犯乳腺導管也會引起溢液。通常需要綜合手術、化療(如多柔比星、紫杉醇等)、放療等治療。 乳房出現白色溢液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乳腺超聲、磁共振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考慮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乳腺增生需要到醫院乳腺外科做彩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看看,有助于診斷.月經前后乳房腫痛,這是乳腺增生,也是婦科常見疾病,你可以用小藥丸和乳癖消治療,可以用按摩和熱敷.腋窩有些腫大這是乳腺增生導致,不要擔心,積極治療很快就會康復.
2024-10-21 13: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乳房溢出白色液體可能是生理現象,也可能與病理因素有關,比如高泌乳素血癥、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增生、垂體瘤、乳腺癌等。 1.高泌乳素血癥:這是由于體內泌乳素水平過高導致。可能由下丘腦疾病、垂體疾病、藥物等引起。患者除了乳頭溢液,還可能有月經紊亂、閉經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溴隱亭、卡麥角林等藥物。 2.乳腺導管擴張癥:多因導管排泄障礙、感染等所致。除了乳頭溢液,還可能有乳房腫塊、疼痛等表現。治療包括藥物抗炎(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必要時手術。 3.乳腺增生:內分泌紊亂是常見原因。除了溢液,還會有乳房脹痛。一般通過調節情緒、改善生活方式緩解,癥狀嚴重時可使用逍遙丸等藥物。 4.垂體瘤:垂體的腫瘤可導致泌乳素分泌異常。多需要手術或藥物(如奧曲肽)治療。 5.乳腺癌:惡性腫瘤細胞侵犯乳腺導管也會引起溢液。通常需要綜合手術、化療(如多柔比星、紫杉醇等)、放療等治療。 乳房出現白色溢液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乳腺超聲、磁共振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21: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考慮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乳腺增囊性增生病絕大部份可以用非手術治療用乳罩托起乳房中藥疏肝理氣及調和等方法可緩解疼痛絕經前期疼痛明顯時可在月經來潮前服用甲基睪丸素1日3次每次5mg;亦可口服孕酮每日5~10mg在月經前服7~10天近年來應用維生素E治療亦有緩解疼痛的作用對病灶局限于乳房一部份月經后仍有明顯腫塊者也可應用手術治療生(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 (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 (3)乳頭溢液: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草黃色或棕色漿液性溢液 (4)月經失調: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 (5)情志改變: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后加重
2024-10-22 02:1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