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飲食應注重營養均衡、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包括新鮮蔬果、優質蛋白食物、含鐵豐富食物、健脾和胃食物及適當的藥膳等。 1.新鮮蔬果:如菠菜、胡蘿卜、蘋果、香蕉等,富含維生素 C、維生素 B 族及礦物質,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優質蛋白食物:像雞蛋、牛奶、魚肉、瘦肉,能為身體提供必需的氨基酸,促進造血功能恢復。 3.含鐵豐富食物:例如豬肝、豬血、黑木耳,補充造血原料鐵元素。 4.健脾和胃食物:山藥、薏米、南瓜等,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營養吸收。 5.適當的藥膳:如紅棗桂圓湯,具有益氣養血的作用。 總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飲食調理很重要,但飲食只是輔助治療的一部分,患者還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規范的治療,定期復查。
2024-10-21 17: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給于高蛋白飲食各種血細胞的增值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賴蛋白質作為基礎,所以再障病人在飲食方面更需要供給營養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如含蛋白質豐富的瘦肉、蛋類、魚類、乳類、雞肉、豆制品及動物腎臟等。另外多吃鱉、龜、及動物骨或骨髓熬湯等。補充造血物質再障雖然不是由于造血物質缺乏所致,但由于反復出血,造成慢性失血性貧血,從而加重了再障的貧血程度。因此,在食物中應該補充鐵、葉酸、維生素B12等。葉酸廣泛存在于綠色新鮮蔬菜、水果、酵母、動物的肝腎中,尤其是新鮮蔬菜含量最為豐富,需注意的是烹調時間不宜過長。若在食物中加入維生素C,可促進葉酸吸收;加入鈣片,可促進維生素B12吸收。不僅可以改善貧血,而且可以預防出血。
2024-10-22 02:1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