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貧血。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藥物主要有鐵劑、維生素 C、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1. 鐵劑:硫酸亞鐵是常見的口服鐵劑,易于吸收,能有效補充鐵元素。琥珀酸亞鐵對胃腸道刺激較小,適合胃腸道功能較弱的患者。富馬酸亞鐵含鐵量較高,療效也較為顯著。 2. 維生素 C:可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補鐵效果。 3.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嚴重缺鐵性貧血或對鐵劑反應不佳的患者,可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紅細胞生成。 4. 中藥調理:一些具有益氣養血作用的中藥,如當歸、熟地等,也有助于改善貧血癥狀。 5. 復合維生素: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造血功能。 總之,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并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治療效果。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多攝入富含鐵的食物。
2024-10-21 13: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缺鐵性貧血是指指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從而引起的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當鐵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均可引起缺鐵性貧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頭暈、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癥狀,應積極防治。治療原則 治療IDA的原則是:①根除病因;②補足貯鐵。病因治療 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婦女營養不足引起的IDA,應改善飲食。月經多引起的IDA應看婦科調理月經。寄生蟲感染應驅蟲治療。惡性腫瘤,應手術或放、化療;上消化道潰瘍,應抑酸治療等。補鐵治療 治療性鐵劑有無機鐵和有機鐵兩類。無機鐵以硫酸亞鐵為代表,有機鐵則包括右旋糖酐鐵、葡萄糖酸亞鐵、山梨醇鐵、富馬酸亞鐵和多糖鐵復合物等。無機鐵劑的副反應較有機鐵劑明顯。 首選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0.3g,每日3次;或右旋糖酐鐵50mg,每日2~3次。餐后服用胃腸道反應小且易耐受。進食谷類、乳類和茶抑制鐵劑吸收,魚、肉類、維生素C可加強鐵劑吸收。口服鐵劑有效的表現先是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增多,高峰在開始服藥后5~10天,2周后血紅蛋白濃度上升,一般2個月左右恢復正常。鐵劑治療應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至少持續4~6個月,待貯鐵指標正常后停藥。
2024-10-21 13: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缺鐵就是要補鐵,缺鐵性貧血吃什么最好是食補也藥補,食補比較慢,建議食補基礎上結合服用補血鐵劑,目前醫院最常采用的藥物有硫酸亞鐵片、乳酸亞鐵、富馬亞鐵,但要注意的不同的人群采用的藥物不同,硫酸亞鐵對腸胃有刺激,其他的三價鐵不利于吸收,最好服用乳酸成分、并且二價鐵的鐵劑。目前采用較多的鐵劑是鐵之緣片,屬于二價鐵乳酸亞鐵,吸收快。而且對小孩孕婦女人腸胃不會有任何刺激副作用,建議服用。同時結合食補營養性補鐵,飲食中吃含鐵豐富菜肴食物作為輔療,如豬肉豬肝,動物血,菠菜,芹菜炒豬肝,紅棗黑木耳粥等來補鐵對于貧血有非常好的幫助,一般服用鐵之緣片一個月這樣就可以改善臉色蒼白或暗黃、頭暈等貧血癥狀。
2024-10-21 13: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缺鐵性貧血(IDA)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該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無論城市或鄉村,兒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發生。在鉤蟲病流行地區,發病率特別高。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全世界約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鐵。男性發病率約10%,女性大于20%。亞洲發病率高于歐洲。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數婦女由于營養不良而患貧血,稱為營養性貧血。婦女特別是孕婦發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國外,發展中的國家四億六千四百萬育齡婦女中(15~19歲),約有兩億三千萬婦女發病,其中印度可能成為世界上貧血患者最多的國家,其中孕婦約占60%~80%。營養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12。可見,發病地域如此之廣,婦女患病數字如此之大,十分驚人,值得重視。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已成為世界性關注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紅細胞的生成,除需要糖、脂肪、蛋白質以外,還需鐵、銅、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維生素E、葉酸、煙酸、維生素B2和泛酸等,凡缺乏這些物質,均有可能造成貧血。最常見的就是缺鐵、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引起的貧血,而這些全部要靠食物攝取來補充。1.鐵的攝入不足在生理情況下,人體外源性鐵來自食物,其中瘦肉、蛋類、動物肝臟、豆類、海帶、木耳、香菇等富含鐵,而奶類含鐵量最低。所以不進食肉、蛋、豆類等食品,單靠哺乳的嬰幼兒,最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尤其是靠喝牛奶的嬰幼兒,因牛奶中含鐵量比人乳中更少,谷物淀粉中含鐵量也很少,所以如果以乳類和淀粉類喂養,就會造成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再者妊娠、哺乳婦女,鐵的需要量顯著增加,胎兒每千克體重需要母體供給80毫克的鐵,特別是多次和多胎妊娠,,此時若不給母體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勢必造成母體缺鐵,并導致新生兒先天性缺鐵。2.鐵的吸收不良正常人每天食物中含鐵量約為10—15毫克,每天吸收鐵約為1—1.5毫克。而鐵的吸收是有條件的。通常肉類中的鐵有利于吸收,吸收率也較高。而茶、咖啡、蛋類。牛奶、植物纖維中的鐵不利于吸收,茶和菠菜內含有鞣酸,與鐵形成難吸收的物質隨糞便排出,經常過量吃植物纖維、喝茶吃菠菜的人,容易造成貧血。另外鐵的吸收必須要一個酸性環境。食物小的鐵以二價鐵為主,在酸性環境下,或者有還原劑如維生素C存在時還原成二價鐵才便于吸收,如果胃酸缺乏,或食物中維生素C缺乏,都能造成鐵的吸收不良而導致貧血。3.葉酸的攝入不足人體內不能合成葉酸,機體所需只能從食物中供給。富含葉酸的食物主要有綠色蔬菜、水果、動物肝腎。經常不食蔬菜水果、也不吃動物內臟的人,容易造成葉酸攝入不足。但是葉酸的缺乏,更多是由于食物加工不當造成的。葉酸屬于水溶性B族維生素,性質極不穩定,光照及煮沸即被分解破壞。葉酸的攝入量不足,也多出現在嬰幼兒時期,哺養不當,未按時增加輔食,或食品加工不當造成葉酸的攝入不足。4.維生素B12攝入不足人體的維生素B12也主要由食物供給,動物性食品中富含維生素B12,如肝、肉類、腎。蛋類、奶類次之,蔬菜中含量甚小,所以不吃動物類食品,只食蔬菜,也會造成維生素B12缺乏而出現貧血。患上了缺鐵性貧血,吃什么藥好呢?藥品總歸是有毒性的,而貧血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就已經明顯降低了,再盲目的使用藥品,這樣無疑加大了身體的負擔。所以,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理缺鐵性貧血。可以用一些調理方法如潤之爾康雪彥茶調理氣血,來補血養血要過會比較理想,安全性也較高。潤之爾康雪彥茶將補血與補氣結合在一起,氣血雙補,從根源上補血,對改善貧血、強身健體、美容養顏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補血效果的長久持續。氣血雙補,固本正源。
2024-10-21 11: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戴光壽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貧血。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藥物主要有鐵劑、維生素 C、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1. 鐵劑:硫酸亞鐵是常見的口服鐵劑,易于吸收,能有效補充鐵元素。琥珀酸亞鐵對胃腸道刺激較小,適合胃腸道功能較弱的患者。富馬酸亞鐵含鐵量較高,療效也較為顯著。 2. 維生素 C:可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補鐵效果。 3.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嚴重缺鐵性貧血或對鐵劑反應不佳的患者,可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紅細胞生成。 4. 中藥調理:一些具有益氣養血作用的中藥,如當歸、熟地等,也有助于改善貧血癥狀。 5. 復合維生素: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造血功能。 總之,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并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治療效果。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多攝入富含鐵的食物。
2024-10-22 0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