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避免流產需從生活習慣、飲食、情緒、疾病預防及避免外界傷害等方面著手。 1.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減少因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流產風險。 2.飲食: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3.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情緒波動過大可能影響內分泌,增加流產幾率。 4.疾病預防:積極預防和治療婦科疾病,如陰道炎、盆腔炎等。同時,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問題。 5.避免外界傷害:孕期要避免劇烈運動、碰撞和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如化學制劑、放射性物質等。 總之,孕婦要從多個方面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保持心情舒暢,預防疾病,遠離危險因素,以降低流產的發生風險。
2024-11-24 16: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考慮為先兆流產,吃黃體酮可以保胎,但最好還是入院保胎建議入院行保胎治療,B超檢查一下子宮腔內的出血情況,同時靜脈滴注硫酸鎂抑制宮縮。
2024-11-24 16: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陰道有少量流血,下腹有輕微疼痛或者感覺腰酸下墜,這可能就是流產的前兆,也是寶寶給你傳遞的“危險信號”。這時準媽媽也不必太過緊張,最好的方法就是臥床休息,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流走5大誘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流產,而保不住寶寶呢?專家認為,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胚胎(或胎兒)因素胚胎發育不正常,是早期流產最常見的原因。 2、母體因素準媽媽患有以下的疾病,都可能會導致流產: ■患有急慢性疾病,比如貧血、高血壓、慢性腎炎、心臟病的準媽媽容易流產。 ■準媽媽受到病毒感染,或者準媽媽因為高熱,而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 ■患有子宮畸形、盆腔腫瘤、宮腔內口松馳或有裂傷等生殖器官疾病。 3、外界因素準媽媽受到如:含汞、鉛、鎘等等有害物質或有毒環境的影響。受到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高溫、噪音的干擾和影響,也可導致流產。 4、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準媽媽體內黃體功能失調及甲狀腺功能低下。 5、免疫因素母體妊娠后,由于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 兩個關鍵階段的安胎方法 流產容易發生在以下的兩個階段,但只要方法正確,寶寶是可以留住的。 1、早期流產主要是準媽媽在妊娠12周以前發生腹痛、陰道流血的現象。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不多,下腹部疼痛不嚴重。 安胎方法: ■臥床休息。 ■要避免性生活。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保胎藥。 2、晚期流產主要是指12—28周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的現象。如果準媽媽有早產的現象,則需要住院安胎。晚期流產的過程類似分娩,先是有一陣陣子宮收縮的腹痛,然后胎盤剝離出血,因此其狀況要比早期流產嚴重些,但是一般晚期流產較少發生。 安胎方法: ■安全臥床休息,連吃飯、排泄都必須在床上進行。 ■這一時期,準媽媽最重要是放松心情,不要緊張。 準媽媽安胎7方法 ⒈如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⒉媽媽在孕早期和孕晚期一定要避免性生活。 ⒊準媽媽要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被細菌感染。 ⒋整個孕期,準媽媽要適當休息,避免強烈運動,不要登高,不要長時間站立,用力或勞累,同時也不要長期蹲著,也不要經常做舉高、伸腰的動作,不要騎自行車。 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狀態,準爸爸和家人要多體諒準媽媽,多一份關懷和呵護。 ⒍飲食要清淡,注意營養均衡,必須保持大便通暢,盡量少食多餐,不吃辛辣的食品,避免腸胃不適。運離煙酒。 ⒎加強孕期檢查。
2024-11-24 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