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寶寶口腔潰瘍可能由創傷、感染、缺乏維生素、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調整飲食、保持口腔衛生等。 1.創傷:寶寶不小心咬傷口腔黏膜或被尖銳物品刺傷,可能導致口腔潰瘍。要注意避免再次受傷,保持口腔清潔。 2.感染:病毒、細菌等感染也會引發。如皰疹性口炎,需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 3.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B12、葉酸等的缺乏。可多吃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如肉類、蛋類、綠葉蔬菜。 4.免疫因素:寶寶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時易出現。增強免疫力,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5.遺傳因素:部分寶寶可能因遺傳而易患口腔潰瘍。 總之,寶寶口腔潰瘍需要家長細心護理,如情況嚴重或長時間不愈,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1-24 16: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媽媽你好,想讓寶寶的口腔潰瘍好得快的!有一個辦法就是,去藥店買六神丸,然后研成粉末,涂在口腔潰瘍上,第2天早上就能好!但是寶寶是經常性的口腔潰瘍的話,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缺鋅了,不然治標不治本,寶寶也是很難受的!還有反復發燒,還有腹瀉之類的,都是由于自身的免疫力低下還有抵抗力低造成的!媽媽可以考慮給寶寶補一些鋅,對于口腔潰瘍,先說說口腔潰瘍的話是由于病毒的感染,這類病毒屬于原發性的病毒,人們感染以后病毒就進入到了體內,并藏在表皮下的血管里,在細胞核中繁殖了,當身體免疫系統異常的時候,這些病毒就比較的活躍,潰瘍就明顯的惡化了,所以鋅的話可以改善口腔潰瘍,一方面是提高了寶寶的免疫力,一方面是鋅能促進傷面的愈合!嬰幼兒厭食、挑食、異食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生長發育緩慢 頭發枯黃、稀疏、脫落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汗非常多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學習能力下降視力下降,導視近視、遠視、散光等出現外傷時,傷口不易愈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 發育遲緩,身高矮小口腔潰瘍反復發作食欲不振,腸胃病以上癥狀為:缺鋅特別是寶寶現在已經一歲8個月了,寶寶的生長速度很快,所以新陳代謝也快起來!所以日常飲食應該多吃些含鋅的食物。鋅的食物來源:貝殼類海產品:牡蠣,扇貝,鯡魚等;肉類,肝,蛋類,花生,核桃,杏仁,小麥,燕麥,玉米,沙丁魚,鱈魚,番茄,萵苣,菜花,蘋果,香蕉,桔子等蔬菜水果,谷類缺鋅就要及時補充,單一靠食物補充不全面,也補充不及時,這也是為什么平時也多吃含鋅食物也缺鋅的原因,等身體不缺鋅和沒有癥狀時,平時多注意飲食就可以了。補鋅從食補和藥補雙管齊下,效果最佳。你可以試試新稀寶牌鋅硒寶片,它是第三代蛋白鋅,從蛋白提取,鋅的含量很低,幾乎和食物的含鋅量相當,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媽媽可以多吃一些,對寶寶也是有好處的噢!如果媽媽還有什么問題的可以來問我噢。媽媽可以在淘寶搜索——淘寶商城“體恒健保健食品專營”我會為您解答,希望能夠給您幫助,同時也希望您能采納,謝謝!!還有寶寶裝的鈣之緣鐵之緣能讓媽媽選擇哦1
2024-11-24 16: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應是上火長的吧!平時要多給寶寶喝水適當喝點涼茶才行。寶寶小很容易上火哦!究竟什么樣的癥狀可以斷定寶寶的確是“上火”了,以下五條由寶寶“上火”引起的一些癥狀可供家長們參考:1.皮膚干燥。2.口舌生瘡口角糜爛。3.眼睛里突然分泌物增多。4.肚子脹滿不適、腹痛、腹瀉等癥狀。5.鼻出血另外,在相關的統計中,大便干燥和小便短黃癥狀也較多的出現在兒童“上火”的常見癥狀中,比例達到30%以上。歸納起來,寶寶“上火”,最容易辨別出的癥狀主要有三條:1、大便干小便黃2、睡不香3、口舌生瘡。這位家長可以對照一下,做出判斷。另外,如果孩子上火了以下幾條可供家長參考1、多采用中藥治療或食療方法調節,如服用一些清涼、去火的保健品或中成藥,市場上也有適合寶寶服用的祛火產品如“三公仔牌小兒七星茶”顆粒其中的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積發熱;薏苡仁清熱利濕,淡竹葉清心火利小便,熱從便出,因為是天然食材,因此口感甘甜,很適合寶寶,經常給寶寶沖服能安全有效幫寶寶趕走“上火”現象。2、可以給孩子喝些綠豆湯或綠豆稀飯,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3、多給孩子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喉潤肺,咽干而痛的寶寶極適宜。荸薺:其性微寒,果汁豐富,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干尿黃等的寶寶都非常適宜食用。楊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爛的寶寶最適宜。
2024-11-24 16: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您的癥狀,應該是口腔潰瘍.建議你飲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局部潰瘍面上可以涂上(維生素C和地米片)1:1的量研碎.每日數次,用后建議10分鐘再飲水.再輔以清熱解毒類的藥物,相信效果一定不錯!平時要多注意加強自身鍛煉,以增加身體抵抗力.祝你康復!
2024-11-24 16: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經常嘴巴破皮長泡,其實不用怕,大部分的癥狀只要小心照料就會自然痊愈,只有少部分的潰爛需要治療,所以不用太擔心。 寶寶口腔潰爛分為許多種情況,有病毒感染,也有外力影響造成,每一種情況產生的潰爛都不一樣,所以家長需要了解原因,再對癥下藥,就一定萬無一失了。常見的口腔潰爛種類 一般幼兒口腔局部潰瘍常見的有鵝口瘡、咬合性的傷害、外傷性的潰瘍、化學性的灼傷,甚至孩子不小心咬到電線,產生電擊造成的傷害。幼兒口腔廣泛性潰瘍也蠻常見,嚴重的話有些會合并發燒、上吐下瀉、倦怠等全身性癥狀。 還有比較不常見的潰瘍,這跟一般小朋友的免疫力有關系;免疫力比較差的孩子,由于他的口腔黏膜環境受到破壞,再生能力變差之后,容易造成傷口久久不愈的情況。還要注意一些血液方面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地中海性貧血或缺血性貧血,這些疾病雖很少見,可一旦有就很嚴重,屬于比較惡性,而且都會造成牙齦腫痛。 另外,病毒感染也容易造成口腔潰爛,有皰疹性病毒,可以分為初次感染或復發性感染;還有最近流行的腸病毒,其中侵犯嘴巴的病毒有可能是最早發現的。而水痘病毒不但會傷害到嘴唇、臉頰,也侵犯軀干及四肢。其他還有細菌感染,也會造成牙齦潰爛。 鵝口瘡的原因及照顧 鵝口瘡是嬰幼兒很常見的一種口腔潰爛疾病,它分成幾種,一般分為微小型及嚴重型,以皰疹的大小來區分,發作時通常局限于單一部位。如果在同一部位長很多,則屬于比較嚴重的情況。 原因 林醫生說,引起鵝口瘡的真正原因,目前在學術理論上仍然未明,最被認同的假說是由于免疫力的問題,營養不良、睡眠不足所導致的抵抗力不好,都有可能影響。鵝口瘡容易長在嘴巴里面、頰側的黏膜及舌頭上,或者是口腔后方軟腭的位置。其中輕型的形狀不會太大呈現不規則的圓形,為淺粉紅色,有時會有黃白的黏膜在上面,多半7~10天會自動愈合,通常是單獨存在,最多不會超過4~6個。 藥物 鵝口瘡雖然會自然痊愈,但用藥物可以減輕他的疼痛,抗霉菌藥物一般一天分4次于飯后使用。在喂藥之前,應先用少許溫開水潤濕口腔。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藥物為懸浮液,則將懸浮液滴入口腔兩側;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藥物為粉劑,則用棉花棒或用紗布包手指沾藥物涂抹口腔。在服藥后30分鐘內,不要讓寶寶吃任何東西。服藥期間至少7天,或白色斑塊消失后至少再服用3天。 清潔 記得要仔細清潔乳頭、乳暈以及奶嘴和玩具等可能與嬰兒口腔接觸的物體。清潔時,可浸泡于攝氏55度的清水至少10分鐘。 何時找醫生? 嚴重型的顏色比較深,潰瘍也比較大,超過6毫米,甚至大過1~2厘米,會持續3~6星期。所以林醫生強調,如果寶寶的鵝口瘡疹子很大,又超過14天以上還沒痊愈,或者是反反復復發作在同一個位置,就要來看醫生了。 BOX 當嬰兒患鵝口瘡時,每次喂食時間應維持在20分鐘內,及盡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外傷型的口腔潰爛 所謂"外傷型"就是外力造成的傷害,例如咬手指、玩具、小東西,甚至電線等,這些都會造成口腔有傷口,如果處理不好容易產生潰瘍,媽媽一定要小心處理。 外傷潰爛的種類 1.亂放東西在嘴巴里 許多周歲前后的小孩喜歡把東西放在嘴巴里,容易將口腔內外側的黏膜刺破,再加上寶寶常會碰撞或跌倒,造成口腔各處破皮,這稱為"外傷性潰瘍"。因為東西是從外面進去,因此容易發生在嘴唇、牙齦,幾嘴唇附近的黏膜,當然舌頭也不能幸免。林醫生說,這種口腔潰爛很容易辨認,通常一定是單獨的傷口,而且小朋友會痛的哇哇叫,家長自然會發現。 至于潰爛的大小要看外傷的厲害程度,所以媽媽放玩具要很小心,避免小朋友拿玩具咬,有些玩具堅硬的部分很容易造成外傷。這種傷口一般7~10天自然會好,雖然寶寶會痛但也不用太擔心。 2.寶寶自我傷害 另外一種"外傷性潰爛"是自己咬傷的,大部分是在舌頭上,或靠近牙齒的咬合面臉頰黏膜的地方。一般媽媽可以看看小朋友有沒有特別吃了什么東西,或者有不正常的咀嚼,也可能是牙齒長出來,一開始咬合的習慣還沒建立好,所以自己咬到。其他如本身牙齒形狀或位置異常,也會導致咬合干擾,媽媽可能要注意一下。 如果把咬合到的牙齒去除刺激的部分,就沒有問題了。很少需要用到的方法是把牙齒粗糙的部分磨平,到寶寶牙齒慢慢長到比較好的位置就不用擔心了。少數小寶寶一出生就有下顎乳門牙,這種新生兒吸吮時的動作會讓舌頭跨過牙齒,但不一定就會產生"咬合性的潰瘍",如果小孩已經在舌頭的內側造成了很大的傷口,引起喂食上的困難,拔掉將是最后一個選擇,但要等到六七歲時恒牙才會再長,所以能不拔就盡量不要拔。 有些孩子無論是外力或情緒上的影響,常會將手放在嘴里摳來摳去,或者習慣咬嘴巴、咬鉛筆,都會造成外傷。尤其是發展遲緩的孩子,有一些特殊不正常自我傷害的行為,這種情形很容易發生在口腔,因為口腔是最容易自我傷害的部位了,所以家長要盡量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3.咬電線造成的傷害 另外很少見到的還有寶寶因好奇咬電線,橫著咬容易將嘴角咬破皮,造成嚴重灼傷,而且多半有一端會咬的比較深,傷口也會比較嚴重,即使愈合也會造成嘴唇變形,嘴巴開口的縫變小,傷口會很大。所以家長在小朋友會爬的時候,要避免他們接觸電線,一旦發生了,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幫忙,運用特殊的裝置避免傷口不正常的愈合,造成張口困難。 4.化學性的傷害 "化學性的外傷"也會造成口腔潰爛,林醫生說所謂的化學性外傷,藥物灼傷就是其中一種,由于大人將藥物閉置,孩子不曉得就將藥物含咬著,借著本身酸堿質的變化,造成口腔內部的灼傷,所以家長放藥物時要特別小心。容易受傷的地方有嘴唇、舌頭、頰側黏膜、牙齦等,外表像是灼傷似的、呈白色或紅色,會有些黏膜在上面。如果找出原因,就避免讓小朋友再接觸同樣的東西。治療時可以用局部止痛的藥物,幫助寶寶減緩疼痛,幾天后自然就會痊愈。 另外,還有吃得過冷或過熱所造成的口腔傷害,就稱為"溫度刺激所造成的外傷",這種傷口的范圍就比較大,但只要避免這樣的刺激就好了。 居家護理 外傷性的潰瘍除了用支持療法(多休息、多喝水、補充營養、清潔)外,也可以使用噴劑,還有類固醇的藥物可以使用,但不要擦太多,只要可以減輕疼痛即可,因為雖然藥物可以減少發炎的機會,但會延遲愈合的情況,所以還是不要使用過多較好。
2024-11-24 19:1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