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流產后可能出現陰道出血、腹痛、惡心嘔吐、孕囊排出、發熱等癥狀。 1. 陰道出血:這是常見癥狀,一般會持續數天至兩周左右,出血量逐漸減少。如果出血量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提示流產不全。 2. 腹痛:多為陣發性下腹部疼痛,是子宮收縮引起,有助于孕囊及蛻膜組織排出。 3. 惡心嘔吐:與藥物的副作用有關,通常在用藥后數小時內出現,可逐漸緩解。 4. 孕囊排出:通常在用藥后的數小時至數天內,可見白色絨毛狀的孕囊排出。 5. 發熱:若發生感染,可能會有發熱癥狀,伴有下腹疼痛和分泌物異味。 藥物流產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流產后要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1-24 13: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因為藥流藥物本身是屬于激素類的,會影響身體本身的激素水平造成激素水平紊亂,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可引起月經不調.藥流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容易導致流產不全,需要清宮手術,易誘發術后感染,導致不孕,還有可能引起大出血等其他不良反應還有一過性的下腹痛,惡心,腹瀉等.流產后2周內注意休息,吃在飲食上不吃生冷辛辣東西,不喝酒,增加營養,以清淡營養豐富的如魚,肉,蛋,豆類制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為主飲食為主.注意會陰清潔,陰道流血未凈時禁盆浴,可以淋浴,一個月內禁性生活,懷孕要在半年以上.流產后的最初2~3天,陰道流血量一般相當于月經量或略多于月經量,最長不超過15天,如果出現出血量時間過長,出血量大于平時月經量或伴有明顯腹痛等,提示有感染或藥流不全,建議到醫院做B超檢查
2024-11-24 13: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藥物流產又稱藥流,是指用息隱(米非司酮片)加米索前列醇藥物口服終止早期妊娠.優點:避免手術流產的疼痛及發生某些并發癥,達到有孕止孕,無孕催經的目的.缺點:有些婦女在流產后陰道出血時間較長,少數人可能流產不全仍需手術清宮.一般應用米非司酮片與米索前列醇片后,約2-3天;子宮腔內的胚囊即可排出,而子宮中的蛻膜組織往往在2周左右才能慢慢排出,這稱為完全流產.再觀察一下,因為藥流的缺點就是有些人流產后陰道出血時間較長.如果還是這樣,建議去婦科檢查一下.流產后的婦女要做好個人衛生保健,注意保持局部清潔,每天清洗外陰,使用清潔的衛生巾.因為流產后子宮尚未完全復原,宮口未完全關閉,所要避免性生活,以防止感染.最好能禁欲1個月,尤其出血未止時,一定不要嘗試性交.
2024-11-24 13: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流產要45天以內比較好那時候最小,藥流起來也會很容易很快,但是容易流不干凈,術后會清宮就等于痛苦2次,超過45天建議人流也可以選擇無痛人流,靜脈麻醉,睡一覺就可以了,沒痛苦你有寶寶?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如果順產的話,我建議還是人流,一次性弄干凈剖腹產的話,沒超過45天就藥流吧,因為人流怕傷害到你子宮,超過了就人流,可以在無痛B超下面做人流,這樣醫生看的更清楚,更好的把胚胎吸干凈我是剖腹產,胎兒超過45天了,我最后做得是無痛B超下人流
2024-11-24 13: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留心觀察經陰道流出的血塊和組織物,并全部保留這些排出物,及時送醫院經醫生查看是否為妊娠物,以確定是否為完全流產,便于采取措施加以補救. 2.藥流后10~15天應到醫院復查,必要時做B超檢查,尿妊娠試驗,以確定流產效果. 3.服藥后一周內未流產,或10天左右陰道流血明顯增多,以及超過3周至1個月仍流血淋漓不盡者,應及時診治,做盆腔B超檢查,了解宮腔內有無殘留物.對流產失敗或流產不全者,需分別做人工流產或做清宮手術. 4.若陰道出血而渾濁,有臭味,伴有低熱,畏寒,腰腹酸痛,表明發生了感染,應立即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5.凡因藥流失敗或不全流產,或做了清宮手術者,都必須服用抗菌素抗感染.同時,可服用益母草沖劑等,以促進子宮收縮,排出胚胎組織,減少蛻膜殘留引起的陰道出血,縮短出血時間. 6.一個月內不同房,不做陰道沖洗,不洗盆浴,禁止游泳. 7.搞好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防止感染.衛生巾,衛生紙要選用新近生產且是正規的合格產品,內褲要勤洗勤換. 8.注意勞逸結合,適當補充營養.切莫以為藥流損傷小,痛苦小就忽視休息,以免因過分勞累導致抵抗力下降而誘發感染和其他疾病.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鐵質的食物,以補充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2024-11-24 2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