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光輝 副主任醫師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醫院
其他
外科
-
您好,這種情況多數考慮是結腸炎或者結腸潰瘍引起,也不排除腸道寄生蟲或者肚臍炎的可能性。具體建議要到醫院做一下腸鏡檢查,目前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例如腸炎寧片,具體用藥請遵醫囑,飲食方面注意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的,也可以自我按摩一下腹部緩解疼痛。
2018-07-06 16: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如果您的化驗結果可靠的話,在這我向您簡單介紹一下腸息肉的一些知識什么是結腸息肉?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癥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臨床上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癥狀較明顯.結腸息肉有什么癥狀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癥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結腸息肉怎么治療乙狀結腸,位于盆腔,起于降結腸下端,向下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線左側,止于直腸上端.乙狀結腸息肉必須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慢性腸道炎癥的侵擾.結腸癌的發病率在有結腸息肉者高出無結腸息肉者約5倍.結腸息肉主要為管狀腺瘤與乳頭狀腺瘤(亦稱絨毛狀腺瘤).組織病理學證實,結腸腺瘤可癌變,尤其是后者的癌變率可達40%~50%,家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病的病人,癌變發生率更高.由此,乙狀結腸息肉的治療至關重要.另外外科治療原則:根據腸息肉的診斷,部位,數目,形態,患者年齡以及有無癌變,決定治療方案,結腸息肉一般予以切除或破壞.色斑息肉綜合征:由于消化道病變范圍廣泛,應在發現有較大的息肉或有反復發作的腹痛,并發腸套疊,腸梗阻或腸道大出血時,才給予手術治療.兒童型直腸息肉:如蒂較長,可使用手法摘除.結腸與直腸腺瘤:1.給予縫扎切除.2.在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下電灼切除息肉.3.剖腹做腺瘤切除.上述所有摘除的腺瘤均須送病理檢驗.腺瘤癌變:無蒂,直徑>2cm時,術中切除后送冰凍切片.如有癌變,根據病變部位,癌細胞分化程度和腸壁浸透深度等情況決定手術.如已有淋巴結轉移,應按大腸癌根治手術原則處理.結腸家族性息肉病:原則上做廣泛切除,根據息肉所在部位決定手術方式.術后處理:1.門診患者行手法摘除和電灼術后,應觀察1-2小時,無出血征象后方可出院.2.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祝您早日健康
2016-05-16 15: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精神壓力過大?有時人有過重的精神壓力,會導致身體某部位不適.建議你還是去醫院復查,帶上你的化驗單去內科,全科看看.用艾灸試試.藥店有售.一只一塊多錢.用法:剝去表面的紙兩厘米即可.然后點燃在你疼痛處的上方離三寸左右,一次5分鐘.一周兩次.用完之后不要喝涼水.是你外婆的話,就可以考慮艾灸.復查是很必要的,老人的病的起因一般都很復雜.你問她年輕的時候有沒有經歷什么大病,勞損.老人的病大部分都是年輕時積攢下來的,各方面的原因都要考慮到.
2016-05-16 15: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這位朋友您的情況有可能是肛裂,也不排除痔瘡、慢性闌尾炎形成的粘連的問題的可能!我建議你先去正規醫院做一下肛腸檢查再進行治療,考慮服用中藥湯劑調理,生活方面要注意飲食以調理為主,多喝水,多吃水果和粗纖維食物,軟化大便;多參加戶外運動,多做提肛運動;少食辛辣食物,不要長時間久坐或者長時間久站之后要隔斷時間變換體位。大便后注意清洗肛門,注意肛門衛生!
2016-05-16 15: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這個情況這個我建議你到你們當地的醫院消化內科去看一下我考慮是這個急性胃腸炎引起的上述情況可以口服一些解痙藥和這個抗生素的類藥物具體請咨詢你們當地的醫生個人護理上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室內通風和空氣的濕度不要過于食用辛辣刺激和過于肥厚油膩的食物還要注意餐具的消毒清潔等等保持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以上回答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016-05-16 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