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兩個月大寶寶不拉屎,可能是飲食因素、胃腸功能未完善、腸道菌群失調、先天性腸道疾病、攢肚等原因導致。 1.飲食因素: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母親飲食過于油膩或辛辣,可能影響寶寶排便。奶粉喂養時,奶粉沖調過濃也會導致。 2.胃腸功能未完善:寶寶年齡小,胃腸功能發育尚不成熟,蠕動較慢,容易出現不拉屎的情況。 3.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不足,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正常蠕動和消化功能。 4.先天性腸道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等,較為少見,但也可能引起排便異常。 5.攢肚:寶寶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對母乳消化吸收好,食物殘渣少,會出現攢肚現象。 總之,兩個月大寶寶不拉屎的原因多樣。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如長時間不排便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2024-11-24 16: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如果沒有上火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有可能就是聚肚呢,天熱了注意給寶寶喂水就行了哈。另外,寶寶吃奶容易嗆,媽媽可以用手指夾住乳暈部分,這樣奶流得慢些寶寶就不容易嗆了
2024-11-24 16: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仇炬榮 醫師
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級
兒科
-
我們一樣的。寶寶精神好,吃飯尿尿正常就沒有問題。已經連續四天沒拉了,我繼續等待中。寶寶可能攢肚子呢滿月的寶寶好幾天沒拉大便,民間俗稱"攢肚".也就是以后小寶寶大便規律了,一天一到兩次,不再像以前一樣一天很多次或很多天一次而且沒有規律..有的小孩很晚贊肚,要到半歲甚至一歲呢,建議你給孩子服用媽咪愛調理一下!有許多小寶寶在出生~2個月這個階段時,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數很多。可是到2個月以后,大便就慢慢變成每天1~2次,繼而會2~3天拉一次大便,甚至4、5天,7、8天都不便。同時寶寶有腹脹,愛放屁、很臭。寶寶沒有不適的感覺,而且大便出是醬呼呼的并不干燥。那媽媽們也很著急,寶寶每天有大便,這樣媽媽才放心。老話兒管這種現象叫“攢肚兒”,還說這樣寶寶才長得胖。那么,小寶寶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地大便情況呢?這句老話有道理嗎?正常的生理現象到底什么是攢肚兒呢?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喂養兒。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后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后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正常的母乳喂養嬰兒大便中水份占干濕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內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三分之一是腸道正常細菌,還有微量的礦物鹽類、膽色素及衍化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等。這些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它們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供人體吸收利用,與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養兒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這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很少而不能及時形成對直腸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攢肚”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媽媽就可放心了,這是一種生理現象。您瞧!這老話兒還真有點道理呢。對于這種大便的狀況還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調整的一些方法寶寶出現“攢肚兒”雖然是母乳喂養的正常大便,媽媽不用過于著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時的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也應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和抓住時機培養小寶寶良好排便習慣,做到有效預防日后的便秘發生。1、定時把大便。因“攢肚”現象一般在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所以在此時訓練孩子定時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讓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2、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復進行3回。(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于大便排出;3、適當多喝水。對于胖寶寶的“攢肚子”出現,可以每天在兩次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滿4個月以后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大便狀況了;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3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5、刺激肛門排便。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后20~30分鐘左右,用油質外用藥(如金霉素軟膏)涂在嬰兒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簽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分清“攢肚”和便秘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便秘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干燥、排出困難。有時糞便堅硬擦傷了腸粘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欲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還要學點小知識1、器質性疾病:肛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狹窄等均可引起寶寶腹脹和便秘。不過,一般在新生兒期即可以診斷;2、不用蜂蜜來通便。一些資料顯示:蜂蜜在生產合運輸的過程中有可能被肉毒桿菌污染,其芽孢生存力極強,在100度的高溫下還可存活,而小嬰兒的抵抗力差,一旦中毒就有很大的危險,因此1歲以內的嬰兒最好不要吃蜂蜜;3、用開塞露要小心。必要用時一定要將開口處磨光,再將開塞露直管慢慢插入肛門,以防損傷寶寶稚嫩皮膚。
2024-11-25 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