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老愛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新陳代謝旺盛、衣物過多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像佝僂病、結核病、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1.新陳代謝旺盛: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活躍,容易出汗。尤其是在活動、進食后,出汗會增多。 2.衣物過多:家長給寶寶穿蓋過多,導致寶寶過熱而出汗。應根據環境溫度,合理增減衣物。 3.佝僂病:由于維生素 D 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出汗,還可能伴有枕禿、雞胸等癥狀。需要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劑,如維生素 D 滴劑、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等。 4.結核病:結核菌感染后,可能出現低熱、盜汗等癥狀。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等檢查明確診斷,確診后進行抗結核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等。 5.低血糖:寶寶進食不規律或糖代謝異常,可能導致低血糖,引起出汗。要及時補充糖分。 6.甲狀腺功能亢進:寶寶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代謝加快,也會多汗。需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后治療,常用藥物有甲巰咪唑等。 寶寶出汗的原因較多,如果出汗情況嚴重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4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小孩子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后,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后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如果睡后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較大,有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部分可能是缺鈣所致.另外與小孩愛活動,活動量大平常也容易出汗的啊.
2024-11-24 16: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寶寶出汗多的原因很多。首先寶寶比較愛動,這樣汗就容易多。還有一個原因,大家可能注意不到,那就是缺鈣,也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缺鈣的寶寶經常會導致出汗多。家長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查一下血鈣,然后給寶寶適當地補充鈣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快,所以愛流汗,平時注意多喝些水,不用太擔心
2024-11-24 16: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孩多汗很正常,小孩時期由于代謝旺盛,皮膚含水量大,而且孩子的運動量也比較大。天氣按說還是蠻好的也不會熱,有時還有點冷。我家寶寶每次去樂睿兒回來都像洗了個澡似的。
2024-11-24 16: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建博 住院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你好小兒出現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補鈣和補維生素D必須同時補,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人體吸收的載體,沒有維生素D再多的鈣也不吸收,鈣之緣片內含維生素D,使人體對鈣離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并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大力提倡母奶喂養. (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采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對于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于加熱干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此外,對易于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大量藥物治療.
2024-11-24 1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