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乳房脹疼可能由生理變化、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乳腺癌等引起。 1.生理變化:女性在青春期、月經前、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乳房脹疼。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特殊處理,經期結束或哺乳期適應后多可緩解。 2.乳腺增生:內分泌紊亂,雌激素相對或絕對增高,導致乳腺組織增生過度和復舊不全。表現為乳房脹痛,可觸及結節。治療上,癥狀輕者調整心態、改善生活習慣;癥狀重者可遵醫囑服用逍遙丸、乳癖消等藥物。 3.乳腺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于哺乳期婦女。表現為乳房紅腫、疼痛、發熱。治療包括排空乳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形成膿腫時需切開引流。 4.乳腺纖維瘤:一般為良性腫瘤,多由小葉內纖維細胞對雌激素的敏感性異常增高所致。表現為乳房無痛性腫塊,少數有輕度疼痛。瘤體較小時定期復查,較大時可手術切除。 5.乳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癥狀,中晚期可出現乳房脹痛、腫塊、乳頭溢液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 乳房脹疼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4 13: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屬于乳腺增生,乳腺小葉增生癥的病人常在發病數月至1~2年后自行緩解,故一般無需治療.平時可用胸罩托起乳房,口服小金丹或消遙散可緩解疼痛.由于2%~3%的病人有惡變的可能,故最好每3~6個月去醫院檢查彩超一次,以免耽誤治療.不要吃大豆蜂蜜蜂皇漿
2024-11-24 1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祖秀芬 主治醫師
北京國醫堂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有可能是乳腺增生一類,具體還要去醫院檢查確診。不過,如果您對此有疑惑的話,也不妨先對照一下乳腺癌的早期癥狀進行自檢。若自檢后有相關癥狀符合也不必擔心,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人參精華提取出的抗癌活性物質人參皂苷Rh2能夠誘導乳腺癌細胞凋亡、向正常細胞轉化
2024-11-24 13: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乳房脹痛主要是由于您肝氣郁結,疏泄失職引起的,與您閉經有很大關系。您可以服用中藥調理,藥用溫經湯加炒橘核,桃仁,紅花,公英。主要是疏肝理氣除脹,活血調經的。平時忌辛辣,保持心情舒暢。
2024-11-24 13: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青春期乳房脹痛:女孩最早的乳房疼痛,一般在9~13歲發生,這時女孩乳房開始發育,先是乳頭隆起,有輕微的脹痛感。初潮后,隨青春期乳房的發育成熟會自行消失。2、經前期乳房脹痛:有很多婦女在月經來潮強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重者乳房受輕微震動或碰撞即可脹痛難受,原有的顆粒或結節感更加明顯。這是由于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間組織水腫引起的。月經期過后,上述變化消失。3、孕期乳房脹痛:一些婦女在懷孕40天左右,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發生變化,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產生乳房脹痛,重者可持續整個孕期,不需治療。4、產后乳房脹痛:產后3~7天常可出現雙乳脹痛、硬結、疼痛。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及乳腺導管不暢所致。防治方法:產婦盡早哺乳;有硬結時可在哺乳前熱敷并按摩硬結;也可用吸乳器吸引乳汁,促使乳腺導管通暢。5、人工流產后乳房脹痛:人工流產后,有些婦女主訴乳房脹痛,并可觸及腫塊,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斷;體內激素水平急聚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造成乳腺腫塊及乳房疼痛。6、性生活后乳房脹痛:這與性生活時乳房生理變化有關,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諧者,因達不到性滿足,乳房的充血、脹大就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續性充血會使乳房脹痛。7、乳腺癌:常見于20~40歲的婦女,病程緩慢。初期時乳房內有一個或數個結節,無疼痛或觸痛,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常有皮膚粘連,同側腋淋巴結可以腫大。臨床無發熱。膿塊軟化后形成冷膿瘍;可向皮膚穿出形成瘺管或竇道,排出有干酪樣碎屑的稀薄膿液,少數病人的腫塊經纖維化而變成硬塊,使乳房外形改變和乳頭內陷,與乳腺癌不易鑒別。8、查時可發現兩側乳腺有彌漫性增厚,呈片狀或細顆粒、結節狀,增厚區與周圍乳腺組織分界不明顯;有時兩側可以不對稱,上述發現常在月經前更明顯,月經來潮后軟化或消失,當形成囊腫時,在乳房內可觸及多個大小不等的囊性結節。對于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癌的關系是有些爭論的,但是大多數的學者認為:90%以上的小葉增生是由內分泌不平衡所致的生理性改變,其本質既非炎癥,也不是腫瘤,更不是癌前期的病變。然而有一個現象應值得引起關注,那就是有的乳腺癌有時會被誤診為小葉增生,沒引起重視,沒有一查到底,結果延誤了早期進行治療的大好時機。
2024-11-24 15: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