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科學正確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包括橫抱、豎抱、前抱、搖籃抱、面對面抱等。 1.橫抱:讓寶寶的頭枕在手臂彎處,身體側臥,另一只手臂托住寶寶的腿部和臀部。這種姿勢適合新生兒和較小的寶寶,能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撐和安全感。 2.豎抱: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寶寶的背部和頸部,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豎抱有助于寶寶排氣,但時間不宜過長,且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脊柱。 3.前抱:將寶寶面向前方,讓寶寶的雙腿分開,坐在大人的一側手臂上,另一只手臂環繞保護寶寶。這種姿勢適合較大一些、對外界好奇的寶寶。 4.搖籃抱:把寶寶的頭放在手肘彎內,手臂和手腕護住寶寶的背部和腰部,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腿部。 5.面對面抱:寶寶和大人面對面,大人用雙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讓寶寶的雙手可以環繞大人的脖子。 不同的抱姿適用于不同階段和情況,家長要根據寶寶的需求和自身舒適度靈活選擇,同時注意保護寶寶的身體。
2024-10-10 18: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2個月左右的寶寶,橫抱是最佳姿勢,同時盡量避免豎抱。橫抱時,盡量讓寶寶的脊椎與手肘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樣有利于保護寶寶脆弱的脊椎。 這時候因為新生寶寶頭占全身長得1/4,豎抱時,頭部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而此時,寶寶的頸椎和脊椎都是較軟的狀態,一定要注意托著寶寶的頭部,保護好寶寶的頸椎。
2024-10-10 18: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哈哈,這位朋友,不會的,多慮了,小孩的骨骼發育可塑性極強,只要沒有佝僂病,缺鈣等情況發生是沒事的。祝您健康。因不能面診,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024-10-10 18: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家的寶寶也是這樣,不喜歡被側抱,現在的小孩都喜歡被豎抱,樓主可以把寶寶面朝外,頭、背靠在我們的身上,他就不會吵鬧了,我家的寶寶就挺喜歡被人這樣抱著,這樣也不用擔心寶寶的脊柱支撐不了。
2024-10-10 18:3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生長發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于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嬰兒的頭部。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采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嬰兒平躺在成人的懷里、斜抱時讓小兒斜躺在成人的懷里。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只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只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于易吐奶的小兒則應采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3個月的嬰兒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小兒采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直立抱姿勢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種直立抱姿勢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吃過奶后豎抱一會寶寶是為讓寶寶把吃奶時一同吃下去的空氣以打嗝的方式排出胃部,以防嬰兒吐奶,做法是寶寶吃過奶后將他輕輕抱起,靠在大人肩上輕輕拍幾下寶寶的背部,這時寶寶就會打嗝,吃進的空氣也就排出寶寶胃部,會大大降低寶寶吐奶機率。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嬰兒,但對于那些一直用奶瓶吃奶的寶寶,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胃中多余的氣體排除了,寶寶自然會感覺到舒服。
2024-10-10 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