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腹瀉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腸道感染、腹部著涼、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等。治療藥物包括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口服補液鹽等。 1.消化不良:可使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 2.腸道感染:若為細菌感染,可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病毒感染則以對癥治療為主。 3.腹部著涼:注意腹部保暖,可適當服用蒙脫石散止瀉。 4.乳糖不耐受:需補充乳糖酶或食用無乳糖配方奶粉。 5.食物過敏:首先要避免接觸過敏原,腹瀉嚴重時可使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改善腸道功能。 寶寶腹瀉的原因多樣,用藥需謹慎,建議先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尿量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0-10 18: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腹瀉:媽咪愛、金雙歧、思密達、乳酸菌素、麗珠腸樂 非感染性腹瀉:脾可欣、醒脾養兒、嬰兒健脾散、思密達、合生元 受驚、夜啼:牛黃抱龍丸、珠珀猴棗散、珍珠粉、保嬰丹、嬰兒素、幾款防治小兒腹瀉的食譜 寶寶腹瀉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兩歲以內的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如果不加注意,進食量過多或食物品種有改變,就會因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對于小兒腹瀉,一方面要查明病因,對因治療,另一方面,飲食調理也很重要。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食療方: 脫脂酸牛奶材料:100毫升去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制作:冷牛奶加酵酸液,乳酸。功用:牛奶經乳酸桿菌發酵后變成酸奶。此種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焦米湯材料:米粉,糖。制作: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功用: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后可使部分淀粉轉變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還有吸附腸內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蘋果泥材料蘋果,鹽。制作: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功用:適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癥。 胡蘿卜汁材料:鮮胡蘿卜100克,鹽。制作:取鮮胡蘿卜洗凈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胡蘿卜山楂煎材料:鮮胡蘿卜兩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制作: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數次,連服2—3天,功用:對傷食腹瀉有效。 淮山藥粥材料粳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對遷延性、慢性腹瀉有效。 薏米雞內金粥材料生薏米30克,雞內金一個,粳米25克,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功用:患兒食之,有利濕健胃消食的功效。 雞蛋黃油材料:新鮮雞蛋制作:把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用手按扁,放入鍋內用溫火焙烤約10分鐘,然后再翻過來,如此幾次,蛋黃由黃變褐,黃油同時析出,裝入瓶中待用。單服蛋黃油3—4毫克(一個雞蛋的含油量),早晚各服一次,連服三次。功用:可治小兒腹瀉。此方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小兒,有補脾益胃和止瀉作用。 香菇湯材料:香菇6—8朵,鹽。制作:香菇洗凈(若基部帶有菌木則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兩碗,用沙鍋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許食鹽服。一次服下,每日兩次。功用:有止瀉功效。 姜茶飲材料:干姜絲、綠茶各3克。制作:上材加水150毫升煮開后隨意飲用。或姜粥:生姜5克,大米3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調一點糖和鹽食用,每天兩次。功用:此茶飲具有祛寒止瀉作用。 山肝粥材料:山藥5—20克,雞肝一副,薏米5—15克。制作:將山藥、薏米研為細末;雞肝切成薄片,與山藥末拌勻,加入適量食醋,放于碗內蒸熟,分早晚兩次服用。
2024-10-10 18: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是2-3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喂養不當、細菌病毒感染、甚至季節天氣的變換都會引起'又以夏秋季好發。常見表現: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發熱、精神不佳-嘔吐-脫水時產生口渴、眼窩凹陷等-危重時,呼吸加快、昏迷危害:腹瀉干擾正常的胃腸功能,頻繁、大量腹瀉、嘔吐引起體內水分、電解質丟失、失衡,甚至導致死亡。反復或遷延性腹瀉導致患兒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家庭可以采取的措施:由于小兒腹瀉大體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對于此類要在病情發展嚴重之前,及時去醫院做大便化驗和培養,以便查出致病原,對癥用藥。而對于由喂養飲食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可給予易于消化的面食、面糊,調節一下胃腸,而不要濫用抗生素,因為很多藥物對胃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每次腹瀉后要給予水、米湯、果汁、補液鹽等任何一種50-200毫升;補充足夠的入量,并給予易于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硬食物;觀察病情變化,病情沒有好轉應再次看醫生,就診前準備好1小時內新排出的無污染的大便'以供化驗。醫生可能采取的措施:-大便化驗和培養-補充體液和電解質-有膿血便時用抗生素治療如何預防:-提倡母乳喂養,4-6個月時合理、漸進添加輔食-注意飲食衛生-護理嬰兒前洗手。微量元素補充也要到位,含鐵量高的食物:普中紅蘑、動物肝臟、蛤蜊、海帶、黑木耳、魚、雞、牛肉、蛋、紫菜、菠菜、芝麻、紅棗、山藥、豆類等。此外,在吃含鐵食物的同時,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這樣更有助于鐵質的吸收和利用一般植物性食品中含鋅量低,生物有效性即吸收和利用率亦低;動物性食品含鋅量較高,吸收率高,生物有效性大,如肝臟、魚肉、瘦肉、人奶內的鋅含量高且易于吸收。而牛奶中的鋅由于與較多的大分子量配體形成難吸收的絡合物,而干擾了鋅的吸收。所以在一些人工喂養兒及以谷類為主食地區的兒童容易發生鋅的缺乏癥。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奶類(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動植物中的維生素D要經過紫外線照射轉化為內源性維生素D,才能被人體利用,故小兒要適當曬太陽。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含鈣量高;紫菜、菜花含鈣也較豐富
2024-10-10 18: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腹瀉用藥要根據原因對癥下藥。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主要有季節性的原因,每年秋季是小兒腹瀉高發期,這種腹瀉起病急,病情重,“三多”癥狀明顯: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易致患兒脫水酸中毒,危及生命。衛生注意不夠造成細菌性感染以及飲食不當等也會引起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用藥怎樣才能最科學呢? 一般只有腹瀉嚴重時才采用輸液治療,癥狀較輕時可用丁桂兒臍貼,效果好且一般沒太大副作用,用起來也方便,畢竟寶寶還是不喜好藥的味道。通常在家也可用藥物治愈。下面介紹幾種口服治療。 小兒腹瀉用藥一:黏膜保護劑。 常用藥有思密達、必奇、健兒止瀉顆粒等。服這類藥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強調與水調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飯前,而最好在兩餐之間;怎樣與水調和,務必認真閱讀藥物說明。這兩條做好了,會極大地減輕患兒癥狀,縮短病程。 小兒腹瀉用藥二:微生態制劑。 常用藥有乳酸菌素顆粒、乳酸菌素片等這類藥由于是活菌制劑,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另外,這類藥重在調理,如患兒單純消化不良或因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癥狀遷延反復時,可服用,但療程要長。 小兒腹瀉用藥三:抗生素類。 這類藥主要針對細菌性腸炎,品種很多,選藥時醫生往往根據患兒的臨床特點和便檢結果,并結合孩子的用藥史及過敏史等。這類藥在臨床上的問題比較突出,濫用現象諸多,切忌聯合用藥、重復應用、不規律用藥。因此,非“細菌性”腸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否則后患多多。 小兒腹瀉用藥四:中藥類。 現有的許多中成藥制劑在臨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關鍵是如何提高寶寶服藥的依從性,小兒腹瀉寧糖漿避免了寶寶服藥引起嘔吐,或寶寶強烈逆反情況,使順利喂藥成為可能。藥物劑型方面,通過外貼肚臍給藥的就比較好,比如小兒敷臍止瀉散是一味經典老藥,有散寒,溫中,消食,開欲,止瀉,止脘腹疼痛,止嘔的功效。
2024-10-10 18: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巨輝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一級
小兒內科
-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對于小兒腹瀉,我們如何才能預防及護理呢?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母乳喂養可防腹瀉尤以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用碗勺代替奶瓶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及時補液防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按時添加輔食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至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至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增強體質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避免不良刺激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請勿濫用抗生素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不必禁食,多補水分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胡蘿卜泥能治腹瀉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對腹瀉小兒的護理要點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厥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然后用軟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腹瀉患兒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清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1%龍膽紫藥水。重型腹瀉,或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患兒逐漸消瘦,全身癥狀加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腹瀉未愈,又發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發癥,也應及時就診。衛生及護理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如果一天拉的次數少于4次,可以只吃媽咪愛,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時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時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為里邊是益生菌,開代后時間長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于4次要在吃媽咪愛的基礎上加入斯密達,也是加入奶中,不影響藥效的,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響藥效,可以先把藥放入少量奶中給寶寶吃,吃完后再喝沒放藥的奶.另外最好能做個大便化驗看看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的話還要吃消炎藥,要注意拉的次數,拉多了要及時給寶寶補液防止脫水。
2024-10-10 19:54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