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哭鬧不止可能是饑餓、尿布濕了、身體不適、環境不適、缺乏安全感等。 1.饑餓:寶寶胃容量小,容易饑餓。若距離上次喂奶時間較長,可能是餓了,及時喂奶能緩解。 2.尿布濕了:濕尿布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檢查并及時更換干凈尿布。 3.身體不適:比如腸絞痛、感冒發燒、口腔炎癥等。腸絞痛可輕柔按摩腹部;感冒發燒要測量體溫,必要時就醫;口腔炎癥需保持口腔清潔。 4.環境不適: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噪音過大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哭鬧,應調整環境至適宜狀態。 5.缺乏安全感:寶寶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安撫,抱抱、輕聲說話能增加安全感。 寶寶哭鬧不止的原因多樣,家長要耐心觀察和判斷,采取相應措施。若哭鬧持續且無法緩解,應及時帶寶寶去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0 19: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的寶寶應該是腸絞痛了,我寶寶當時也是這樣子的寶寶腸絞痛四大癥狀: 1.哭鬧不安。 2.臉部脹紅。 3.膝蓋縮起。 4.握拳踼腳。 腸道神經未成熟導致腸絞痛 腸絞痛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幾大類:腸胃不適(腸脹氣、腸痙攣、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及吞咽過多空氣等)、情緒問題及神經發育未成熟等。一般咸認為嬰兒四個月大以前,腸道神經發育尚未成熟,所以腸蠕動容易異常的過快或過慢,因而導致腸絞痛。如何來改善或治療嬰兒腸絞痛?由于只是四個月大前,寶寶的腸胃尚未成熟所致,所以大部分會自行改善并無需擔心。不過如何熬過這非常時期以及對付這難纏的夜啼郎呢?由于腸脹氣是最常見的癥狀,所以為消除脹氣可作腹部按摩及在肚臍周圍擦些嬰兒用薄荷油或用溫毛巾敷蓋,以及改變嬰兒的姿勢來促進腹部空氣之排出,通常放個屁后會舒服許多。 夜間哭鬧厲害時,可將寶寶抱在腿上按摩寶寶的肚子;或貼身抱著緊貼住腹部,讓其有些壓力會降低腸蠕動,以及輕輕拍撫,都可增加安全感。 對于因便秘而腸脹氣的寶寶,因為是新生兒所以只能喂食葡萄糖水(四個月以上可加嬰兒果汁),若超過二至三天仍未解便,可用凡士林潤滑過的棉棒或肛溫計伸入肛門內刺激,也許會幫助排氣及排便。腸絞痛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幾個禮拜后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斗到六個月大,對父母而言真是個刻骨銘心的經驗。提醒家長,安撫寶寶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造成嬰兒搖晃癥而腦部出血受損。 由于嬰幼兒跟小動物一樣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不適癥候,所以父母有責任在就醫前,務必要細心觀察腹痛持續的時間、疼痛的程度、喂食的狀況、排便的型態及有無伴隨其它癥狀(如發燒),以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的重要參考。最后針對寶寶哭鬧時,如何使寶寶能安靜下來呢?提供父母們參考: 1.喂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可頻繁地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 3.試著少量多餐喂奶,牛奶的溫度應適中。 4.輕柔按摩寶寶的腹部。 5.將寶寶放在搖籃或幫寶寶洗個溫水澡。 6.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再不行就換個人照顧吧!至少輪替休息,別累壞大人,尤其是產婦。
2024-10-10 19: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哭鬧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哭鬧。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是嬰兒表達情緒與需求的方式,可能是由于饑餓、冷熱、受到驚嚇或驚夢。此時父母只需鎮靜地安撫即可使寶寶恢復平靜。 還有一種病理性哭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凡引起寶寶疼痛、瘙癢等不適的疾病,均會使孩子哭鬧不安,如發熱、濕疹、佝僂病、口腔瘡疹、蟯蟲感染、腸套疊等。當寶寶在夜間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家長應首先從生理性原因入手,繼而再考慮病理性因素,必要時要及時上醫院就診。
2024-10-10 19: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小孩曾經半夜的時候哭著不停,剛開始還以為他餓了,給他喂奶他也不吃,而且哭得更厲害,后來我突然想起摸摸珠寶寶的肚子,哇,真的很嚇人呀,原來是小孩子肚子脹氣,脹得鼓鼓的,難怪兒子哭得厲害呢,后來我用手在他肚子上從上往下推,結果他后來放了個屁,后來慢慢地肚子消了一些,寶寶也乖多了,最后為了安全起見,我還給寶寶喝了一支健脾口服液,到第二天寶寶就好了。
2024-10-10 19:1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幼兒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溝部位有可復性腫塊,多數在2~3個月時出現,也有遲至l~2歲才發生。小兒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于兩側。 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后數天、數月或數年后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小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里。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并讓患兒平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睪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復性疝氣。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癥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癥。 小兒疝氣不能等 不少家長認為,小兒疝氣能不治自愈。疝氣專家提醒家長朋友,不排除極少數小兒疝氣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疝氣就不再出現,但這種情況多半是6個月大以內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活動量增加,在腹壓增大的情況下,疝氣還有可能復發。 小兒疝氣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會發生,發生率較高。當孩子哭鬧、奔跑等用力過猛的情況下就會在陰囊/陰唇上方看到包塊,安靜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發病很長時間家長還不知道。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留下終身的遺憾。 小兒疝氣一般不會有明顯不適。一旦病情發展,腫塊下墜接近陰囊/陰唇,就會造成孩子活動及行走不便,嚴重時會發生嵌頓不能還納,甚至威脅生命。同時,一旦發生嵌頓,孩子往往會承受不少痛苦。 疝氣治療中心醫生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無故反復哭鬧,家長要檢查一下有無疝氣的發生。發現疝氣后,要盡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除少數嬰兒疝氣外,大部分腹股溝疝氣不能自愈。隨著病情的拖延,疝氣包塊逐漸增大,會給治療帶來難度,并且,腹股溝疝氣容易發生嵌頓(疝氣包塊被卡住無法回納)和絞窄,甚至危機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小兒疝氣均應盡早接受徹底的治療。中醫治療需要借助小兒生長發育優勢,所以我們的治療原則是:小兒越小,生長發育越快,愈合的進度就相對快一些.一般普外醫生要求病人大一些再行治療,是因為手術全身麻醉,易傷及小兒尚未發育完全的大腦.小兒疝氣病的危害! 小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又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疝塊會越來越大,如果能及時回納,問題還不大,但若稍一用力甚至站立時疝塊就出現,往往會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可能導致嵌頓疝,絞窄疝的發生。當孩子劇烈哭鬧或突然用力時,腹內壓突然增加,腹腔腸管突出過多,疝囊頸經常受到磨擦,使疝內容物不能還納,應立即到醫院診治。如果嵌頓過久,會形成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癥,這時再行急癥手術,其風險要大得多。不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兒疝氣應該及早進行徹底治療。女孩子會不會患上疝氣病? 女孩也會得疝氣病,從人體生理解剖圖可清晰辨別出女性腹股溝也存在疝環,所以任何年齡段的女性朋友都有可能患疝氣病,女性疝氣宜趁早治療。幼兒疝氣病的治療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期,有極少數幼兒,有自愈的可能,但幼兒患上疝氣還是需要及時治療的,這是因為疝氣經常脫出,與疝環反復摩擦,長此下去,極易導致嚴重的疝氣合并癥,即形成嵌頓疝。幼兒疝氣病的治療,關鍵是需要選對藥物,并能正確加以應用.即可達到理想的效果.小兒疝氣如采用手術治療,必須全麻,對大腦智力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幼兒疝氣患者正處在生長發育期間,配合藥物治療完全有治愈的可能。中醫治療安全可靠.12歲以下的兒童不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最佳年齡階段,自生能力較強,采用外敷內服的療法即可促使疝環腹膜盡快愈合,
2024-10-10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