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長牙期間,常見表現有流口水、牙齦不適、愛咬東西、體溫升高、煩躁不安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提供合適的磨牙工具,合理飲食等。 1.流口水:長牙時寶寶唾液分泌增多,家長要及時擦拭,保持下巴干燥,預防口水疹。 2.牙齦不適:寶寶牙齦可能會癢或痛,可以用干凈的手指輕輕按摩牙齦,或使用磨牙棒緩解。 3.愛咬東西:準備安全的咬膠或磨牙玩具,滿足寶寶磨牙需求,注意清潔。 4.體溫升高:一般為低熱,可適當減少衣物,多喝水,若體溫過高需就醫。 5.煩躁不安:多安撫寶寶,給予更多陪伴和關注。 6.口腔清潔:喂奶或進食后喂點溫水,用紗布輕輕擦拭口腔。 7.合理飲食:適當補充富含鈣、磷、維生素的食物,促進牙齒發育。 總之,寶寶長牙是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家長要細心觀察,耐心護理,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長牙期。
2024-10-10 20: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嬰兒牙齒從無到有,出牙時間的早晚及出牙的順序,都是做父母非常關心的事,因為這是評價小兒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指標。健康的嬰兒,一般在出生后六、七個月就開始出牙。但有的孩子出牙較晚,甚至相差3—4個月,也不能算異常,有的小兒1歲左右才出第一顆牙,仍可以認為屬于生理范圍。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個月還沒出牙,心里非常著急,認為孩子可能缺鈣,牙長不出來。于是,有些家長就給孩子服魚肝油和鈣粉,并且加量地服用。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損孩子的健康。僅僅根據小兒出牙時間的早晚,并不能斷定是否缺鈣。即使是缺鈣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家長擅自給嬰兒大量服用魚肝油、維生素D、注射鈣劑,很容易引起中毒,給孩子帶來痛苦。小兒出牙多數情況是自然萌出,沒有什么感覺,也有部分小兒伴有局部發紅、發癢、流口水、咬硬東西或手指,哺乳時咬奶頭等現象,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正常的寶寶平均六個月大開始長牙,以每個月增加一顆的速度,大約一歲大(十二個月)有六顆牙。在兩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會都長全。在醫學上,長牙齒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除了很少數的「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這種病的患者之外(這是一種包括頭發、指甲也會同時發育不好的疾病,不難分辨),通用人長牙的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別,但是都會長牙的。每一個寶寶長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是下面兩顆門牙最先開始長,以后是上面兩顆門牙,再以后是上面外邊的門牙,再是下面外邊的門牙,再是犬齒。但是也有人一開始犬齒就先長出來,有人說這種人比較兇,但是事實上這種說法并不成立。也有人開始長牙的時間較晚,到了一歲左右才開始長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長出來四顆或六顆。更有些小寶寶長了兩顆門牙之后就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不再長了。這些情形都可以見得到,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圍之內,所以父母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您的小孩在14個月或超過14個月以后還沒長牙,應到醫院做一下測試,但是也不用那么太擔心寶寶不會長牙了(牙是一定會長的,只是早晚問題),看是哪方面引起的,然后對寶寶會適當的調整。
2024-10-10 20: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牙齒生長與骨骼有一定關系,但因胚胎來源不完全相同,牙齒與骨骼的生長不完全平行。出生時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隱藏在頜骨中,被牙齦覆蓋;恒牙的骨化從新生兒期開始,18—24個月時第三恒臼齒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20個)和恒牙(32個)兩副牙齒。生后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12個月后未萌出者為出乳牙萌出延遲。乳牙萌出順序一般為下頜先于上頜、自前向后,約于2.5歲時乳牙出齊。乳牙萌出時間個體差異較大,與遺傳、內分泌、食物性狀有關。正常乳牙不是從前向后的順序萌出的,規律(由中間向后數):1.順序:I-II-IV-III-V(羅馬數字12435,此為乳牙表達方式)2.一般6月開始萌出,2歲半完全萌出。3.一般上下同名牙先下后上,不是絕對如此。4.兩側同名牙同時萌出。乳牙出牙順序圖表上牙列出牙時間脫落時間正門齒8-12個月6-7歲側門齒9-13個月7-8歲犬齒16-22個月10-12歲第一磨牙(臼齒)13-19個月9-11歲第二磨牙25-33個月10-12歲下牙列第二磨牙23-31個月10-12歲第一磨牙14-18個月9-11歲犬齒17-23個月9-12歲側門齒10-16個月7-8歲正門齒6-10個月6-7歲
2024-10-10 20: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可以告訴你這不是腫瘤而是在出智齒.智齒就是在20-30歲之間萌出的牙齒.如你所說可能是智齒萌出過程中受阻,覆蓋于牙冠表面的齦瓣和軟組織形成了深的齦袋,食物殘渣在此積存后不易排除,一但由于某些誘因.如疲勞過度.睡眠不足,月經期或上呼吸道感染等情況致使全身抵抗力降低時,就易引起冠周炎的發作從而導致疼痛發炎.在此期間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并口服消炎藥進行抗炎.如癥狀還不緩解,可到正規的口腔科去做齦瓣切開術或拔除智齒.
2024-10-10 20: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嬰兒牙齒從無到有,出牙時間的早晚及出牙的順序,都是做父母非常關心的事,因為這是評價小兒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指標。健康的嬰兒,一般在出生后六、七個月就開始出牙。但有的孩子出牙較晚,甚至相差3—4個月,也不能算異常,有的小兒1歲左右才出第一顆牙,仍可以認為屬于生理范圍。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個月還沒出牙,心里非常著急,認為孩子可能缺鈣,牙長不出來。于是,有些家長就給孩子服魚肝油和鈣粉,并且加量地服用。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損孩子的健康。僅僅根據小兒出牙時間的早晚,并不能斷定是否缺鈣。即使是缺鈣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家長擅自給嬰兒大量服用魚肝油、維生素D、注射鈣劑,很容易引起中毒,給孩子帶來痛苦。小兒出牙多數情況是自然萌出,沒有什么感覺,也有部分小兒伴有局部發紅、發癢、流口水、咬硬東西或手指,哺乳時咬奶頭等現象,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這位年青的媽媽(爸爸),請不要太過于擔心,再過上一段時間觀察,您就會發現寶寶已經長出第一顆,第二顆.......另外補充給這位年青的媽媽(爸爸):正常的寶寶平均六個月大開始長牙,以每個月增加一顆的速度,大約一歲大(十二個月)有六顆牙。在兩歲半左右二十顆乳牙會都長全。但是每一個寶寶長牙的時間是不是都是那么一致,時常看的到的是很多寶寶不一定。時常有母親會問:我的寶寶怎么到九個月大還不長牙?我的寶寶長牙的次序怎么與別人不一樣?我的寶寶怎么長了兩顆牙就不長了?但是反觀就們所接觸、所認識的所有人,沒有長牙的真的很少見(除了非常少數所謂"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的病例以外)。所以:在醫學上,長牙齒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除了很少數的「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這種病的患者之外(這是一種包括頭發、指甲也會同時發育不好的疾病,不難分辨),通用人長牙的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別,但是都會長牙的。每一個寶寶長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是下面兩顆門牙最先開始長,以后是上面兩顆門牙,再以后是上面外邊的門牙,再是下面外邊的門牙,再是犬齒…….。但是也有人一開始犬齒就先長出來,有人說這種人比較兇,但是事實上這種說法并不成立。也有人開始長牙的時間較晚,到了一歲左右才開始長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長出來四顆或六顆。更有些小寶寶長了兩顆門牙之后就停止很長一段時間不再長了。這些情形都可以見得到,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圍之內,所以父母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您的小孩在14個月或超過14個月以后還沒長牙,應到醫院做一下測試,但是也不用那么太擔心寶寶不會長牙了(牙是一定會長的,只是早晚問題),看是哪方面引起的,然后對寶寶會適當的調整。
2024-10-11 0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