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產后抑郁癥的表現多樣,包括情緒低落、焦慮、失眠、對新生兒失去興趣、自我評價降低等。 1.情緒低落:產婦會長時間感到悲傷、沮喪,甚至無緣無故哭泣。 2.焦慮:表現為過度擔心新生兒的健康、自己能否勝任母親角色等,內心不安。 3.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睡眠質量差。 4.對新生兒失去興趣:不愿照顧寶寶,缺乏與寶寶互動的意愿。 5.自我評價降低: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6.食欲改變:可能出現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 7.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集中精力處理日常事務。 8.易疲勞:總是感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疲憊。 產后抑郁癥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都有不良影響,家人要密切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如有相關表現,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2024-10-10 20: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產后抑郁癥發病于分娩后,故而得名。實際上產后抑郁癥與普通抑郁癥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產后抑郁癥的表現多種多樣,有人把它歸納為三種類型:1、第三日抑郁:患者往往是初產婦,發病于分娩的三天內,癥狀較輕,主要表現為情緒沮喪、焦慮、失眠、食欲下降、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持續數日后癥狀可自行緩解。2、內因性抑郁:發病于分娩后2周內,表現為激動、情緒低落、焦慮、無助感、無望感、最惡感、擔心養不活所生的孩子、嚴重時會擔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現殺害嬰兒的行為,然后自殺。3、神經性抑郁:多數產婦以往有神經病的病史,在分娩后原有的不良情緒體驗加重、身體不適、情緒不穩、易發脾氣、睡眠不安等。 中藥一般根據患者情況辨證論治,排除病理障礙(氣滯、血淤、痰結等等)以達到治療目的,一般治愈后復發的可能性較小;西藥一般采取影響大腦,進而影響情緒,達到治療目的,一般說來,跟血藥濃度有非常密切的聯系,一旦濃度到達治療最小濃度以下,就失去了治療作用,所以西藥停藥要嚴格逐漸停,而且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所以停藥后較容易復發。所以我們建議你可以用心理治療和中藥治療結合的方法治療。
2024-10-10 2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產后抑郁癥是女性精神障礙中最為常見的類型,是女性生產之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典型的產后抑郁癥是產后6周內發生,可持續整個產褥期,有的甚至持續至幼兒上學前。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在15%~30%。產后抑郁癥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復發率。產后抑郁癥研究顯示,50-75%的女性都將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Babyblues”(產后抑郁),多數女性征兆不明顯或稍轉瞬及逝,性格上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緒欠佳。解放軍國防大學醫院精神科專家指出,10-15%的新媽媽在這種情況變得很強烈,其歸因是一種疾病,這是最新被醫學界認識到的,并被專門術語稱為"產后抑郁癥"的疾病?! ‰m然產后抑郁癥有可能發生在每個產后媽媽身上,但以下的因素會增加患產后抑郁癥的風險。產后抑郁癥也叫產后憂郁癥,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癥,癥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
2024-10-10 20: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一般表現為每天都心情不好郁悶感覺看什么東西都不順心別人做的什么事都不合自己意一般產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況可以把心里話說出來慢慢的就會好的
2024-10-10 20: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從生理上解釋,母體在懷孕期間會分泌出許多保應胎兒成長的荷爾蒙,但在產后七十二小時之內逐漸消失,改為分泌供應母乳的他種荷爾蒙。在這段很短的期間內,母體內的荷爾蒙因此發生劇烈變化,而導致精神上種種不安,如頭疼、輕微憂郁、無法入睡、容易掉發、手足無措等癥狀,這就是所謂的“產后憂郁癥”。癥狀的輕重視個人狀況以及家庭的支持度而定。初產婦、個人過去曾有情感性精神病、產后沮喪或憂郁老,皆是產后心理疾患容易發生的對象;此外,那些家中沒有其它家人同住或得到較少家人支持的產婦也值得注意。本來女性在懷孕生產的階段就承受了極大壓力,除了體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生產過程的痛苦、體力的消耗之外,同時在社會心理方面也必須面對角色的轉換以及生活適應的問題。這個時候,若沒有給予產婦適當的照顯與支持,產后心理疾患的發生是很有可能的。美國精神醫學會已經在一九九五年認定“產后精神疾患”為一項病征,意指發生在產后四周內的情惑性疾患或精神病。由于健保實施以來,產后婦女住院日數縮短,所以許多精神疾患是在家中發生的。以下簡單介紹三類產后精神疾患,依程度不同分為:產后沮喪;產后憂郁癥;產后精神病。產后沮喪大部份的產婦或多或少都有第一類“產后沮喪”的現象,它的發生率是二六%~八五%,不過癥狀很輕,只是一種輕度的情緒疾患,是最常見的產后心理調適問題。病人常會有一種失落、哭泣、空虛的惑覺,接著會產生激動、失眠、焦慮、疲倦、頭痛、胃口減退的心理與生理癥狀。這種狀況一般發生在產后第三天到第一周,多半是因為產后休息不夠,疲勞沒有消除所引起;治療上僅需要心理上的支持與適當病情解說,因此給予產婦情緒發泄的機會、情緒支持與保證是很重要的。產后憂郁癥第一次當媽媽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第二類“產后憂郁癥”,這是因為產后憂郁癥中五○~六○%的比例與生產壓力有關,首次生產老發生的機率為一○%~一五%。通常會在產后第二至三周開始,產后第四至五個月達到高岑,癥狀可持續六至九個月。產婦們會有憂郁癥及神經衰弱的現象,心情低落,幾事都提不起興趣,食欲減低、失眠、思考及注意力變差,有罪惡惑、無助絕望感、虛腕無力惑,身體不適,自我評價低;一旦發生,絕望惑的再發率是五○%。產后精神病產婦除了會覺得無法照顯新生兒外,高達五○%的人會有不自覺想傷害嬰兒的沖動。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個人過去精神病史、懷孕期間的憂郁情緒、生活壓力,以及配偶的支持,包括產前、產后的情緒與物質上的支持,都有密切的相關。家人一定要盡力協助產婦排除環境中不利或不安的因素,解決情緒障礙,使產婦安然接受母親的新角色。如果因此而使用抗憂郁癥藥劑的話,千萬不可以哺乳。這三類當中最嚴重的要屬“產后精神病”,但是發生率也最低,只有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一般發生在生產后的第一個月,患者容易失眠、自我感喪失、妄想嬰兒死亡或是表現出妄想幻覺,明顯的聯想松弛,語無倫次,緊張性或混亂性行為,同時亦可能合并躁癥或憂郁癥的發生,出現精神分裂方面的癥狀。如果沒有經過妥善的治療,下次生產時復發率高達一三~三○%,且常發生在產后的第三至十四天,也就是兩周內,最明顯的癥狀是對周遭環境以及自己產生不真實感;值得注意的是,九○%的人以呈現情感性疾患的癥狀為主,五%的人會自殺,而四%的人會殺死自己的嬰兒。總之,心理壓力、荷爾蒙改變、產科問題以及對母親的社會支持與照顯等皆會影響產后的精神調適,這不僅是產婦的問題,更需要親人相助一臂之力。抑郁癥的主要方法:1、在分娩前要防止局部或全身感染。2、盡量避免不良生活壓力或者負面事件對產婦的刺激。3、對抑郁癥狀明顯,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病人要到精神衛生機構進行抗抑郁藥物治療或者住院治療。4、心理支持,對產婦尤其是初產婦,要利用母親、婆婆、醫護人員的育兒知識,使她在心理、育兒能力等方面得到支持。5、使產婦認識到產后抑郁癥不會給自己或嬰兒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以減輕其心理壓力。6、心理治療,對輕度癥狀患者可以進行心理治療。
2024-10-11 0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