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右側乳房有硬塊,可能由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乳腺癌、乳腺囊腫等引起。 1.乳腺增生:多因內分泌激素失調,常見于中青年女性。乳房疼痛和腫塊隨月經周期變化。治療以心理疏導及改變生活習慣為主,癥狀嚴重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逍遙丸、乳癖消等藥物。 2.乳腺纖維腺瘤:多為單發(fā)無痛性腫塊,好發(fā)于青年女性。一般生長緩慢,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 3.乳腺炎:多發(fā)生于哺乳期婦女,由乳汁淤積、細菌感染等導致。表現為乳房紅腫熱痛,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治療,形成膿腫時需切開引流。 4.乳腺癌:無痛性單發(fā)腫塊,質地硬,表面不光滑。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 5.乳腺囊腫:多因乳腺導管阻塞、乳汁淤積等形成。較小的囊腫定期復查,較大的可能需要穿刺抽液或手術治療。 發(fā)現右側乳房有硬塊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鉬靶等,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0 21: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乳腺位于皮下淺筋膜的淺層與深層之間.淺筋膜伸向乳腺組織內形成條索狀的小葉間隔,一端連于胸肌筋膜,另一端連于皮膚,將乳腺腺體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組織之中.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纖維結締組織稱為乳房懸韌帶或Coopers韌帶.淺筋膜深層位于乳腺的深面,與胸大肌筋膜淺層之間有疏松組織相連,稱乳房后間隙.它可使乳房既相對固定,又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動性.有時,部分乳腺腺體可穿過疏松組織而深入到胸大肌淺層,因此,作乳腺癌根治術時,應將胸大肌筋膜及肌肉一并切除.纖維結締組織伸入乳腺組織之間,形成許多間隔.所以在急性乳腺炎時,膿腔也常常隔為好幾個.這些纖維結締組織對乳房起固定作用,使人站立時乳房不致下垂,所以稱為乳房懸韌帶.得乳癌的時候,腫瘤可侵犯此韌帶使之收縮,所以乳房皮膚凹陷,形成“橘子皮”樣表現. 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干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這些腺泡緊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圍,腺泡的開口與小乳管相連.不嚴重,定期復查即可,如果有疼痛不適的癥狀,可以通過一些藥物對癥治療不嚴重,定期復查即可,如果有疼痛不適的癥狀,可以通過一些藥物對癥治療
2024-10-10 21: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乳腺增生的癥狀:大多表現為乳房腫脹、隱隱作痛。罹患乳腺增生,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雙側或單側乳房疼痛,其中以雙側疼痛居中。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后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摸查時可觸及腫塊呈節(jié)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疼痛性質分為脹痛、刺痛、竄痛、隱痛或觸痛等。得了乳腺增生平時要注意飲食:不要吃燒烤,油炸,膨化食品;避免接觸放射線;不能濫用激素,少用含激素的化妝品;避免情緒抑郁,心理緊張.選擇胸罩要適中,不能束胸過緊.重者可用中藥調理,常用藥醫(yī)院醫(yī)生會對癥治療。注意平時放松心情,保持樂觀就行.建議您先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診斷,再根據醫(y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祝你平安!
2024-10-10 21: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淮北口腔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是乳房包塊還是奶脹的呢?如果是奶脹的就使勁揉吸,讓寶寶吸
2024-10-10 21:0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乳房疾病是婦女常見病,其中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占婦女惡性腫瘤的第一或第二位.當然有時也會發(fā)生在男性.乳腺是許多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生理活動受垂體前葉,卵巢及腎上腺皮質等激素影響.妊娠及哺乳時乳腺明顯增生,腺管延長,腺泡分泌乳汁.哺乳期后,乳腺又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平時,育齡期婦女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乳腺的生理狀態(tài)在各激素影響下,呈周期性變化.絕經后腺體漸萎縮,為脂肪組織所代替.乳腺疾病大體分為: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腫瘤及男性乳房肥大癥這幾種,當然再細分的話還有好多種.乳腺檢查方法上有:鉬鈀X線攝片,超聲影像學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幾種.治療上可分為保守藥物控制和外科手術治療兩種.1,首先要明確一點的就是作乳房檢查方法要正確.在雙上肢自然下垂情況下先看雙側乳房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有無局限性皮膚隆起或凹陷,表面有無紅腫及淺表靜脈是否擴張等.觸診時要注意方法和次序,檢查時采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作觸診,不要用手指去捏乳房組織,否則會將捏到的腺組織誤認為腫塊.應循序對乳房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內下,內上各象限及中央區(qū)作全面的檢查.原則上先查健側再查患側.只有根據正確的檢查方法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2,根據你所描述,已作B超檢查出右側乳房可見乳腺腺體樣回聲,厚約4mm,邊界不清.治療上因年齡太小,可暫先觀察處理,若腫塊進行性增大或是并發(fā)臨床癥狀了,就建議外科手術切除并作病理切片檢查,一來可以真正明確疾病的病理性質,為是否要作進一步處理提供依據;二來切除病灶解決臨床癥狀.4,任何外科手術它都會有一定的腫塊復率,但手術過程中只要腫塊切除完整其復發(fā)的機率會大大減低.護理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若為保守藥物治療需對局部作保護,切忌反復用手去捏或按壓患處,自已不能確定的需要去醫(yī)院檢查.
2024-10-10 20:2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fā)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fā)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y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fā)”,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