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牙齦出血可能由局部刺激、全身性疾病、激素變化、藥物影響、血液系統疾病等導致。 1.局部刺激: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刺激牙齦,引發炎癥,導致出血。長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食物嵌塞也可能損傷牙齦。 2.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時,會影響牙齦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容易出血。維生素 C 缺乏癥會使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引發牙齦出血。 3.激素變化:女性在妊娠期、生理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牙齦充血、出血。 4.藥物影響: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如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5.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會影響血液的凝血功能,導致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經常出現牙齦出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0 19: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牙齦出血的原因很多,是口腔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一般分為局部性和全身性兩種: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齦出血,常見的是患牙齦炎和牙周炎病人。這些病人由于不經常刷牙,或由于刷牙的方法不正確,在牙齦邊緣的地方產生牙石。牙石是一種堅硬的石灰樣物質,對牙齦有刺激作用,能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充血,輕者在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時出血,重者在輕微刺激或沒刺激時也會出血。如發炎、高燒致牙齦組織的血管結構發生改變,也會造成出血。口腔疾病所致的牙齦出血,多見于牙齦炎和牙周炎。此外,假牙不合適,食物嵌塞、牙周損傷等,都可造成牙齦出血。有的會在牙刷上留下出血的痕跡。人們遇到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因為這類出血,在刷牙完畢后,很快就會停止。另外,如齲已毀壞牙冠(醫學上叫殘冠),殘冠表面有鋒利的牙釉質組織,像小刀一樣刺割著牙齦而引起牙齦出血;有些人因吃東西不慎,把骨頭刺入牙齦里,也能造成牙齦出血,但這種出血只發生在個別牙齒的牙齦上,拔除殘冠、去掉骨刺后,出血就會停止;有些人因使用牙簽不當,剔傷牙齦而出血,這種出血,只要停止剔牙或改正命名用牙簽的方法,出血也會很快停止。有一部分牙齦出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這類牙齦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臨床癥狀之一,它對全身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治療也要特別小心。壞血病是由于缺乏抗壞血酸(也稱維生素C)所致的生身性出血性疾病,而牙齦出血是該病的一個突出癥狀。患壞血病的病人口腔牙齦呈暗紅色腫脹,腫脹的牙齦有時可遮蓋牙冠。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在我國壞血病已十分罕見。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血液系統的疾病也可出現牙齦出血的癥狀,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常表現為牙齦出血或拔牙后出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請內科醫生詳細檢查,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對癥況下藥。多年來,我們還發現有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因牙齦出血不止首先來口腔科就診的,對這些病人也應該引起口腔科醫生的高度警惕。肝硬化、脾機能亢進、腎炎后期,某些熱必疾病等,也可發生牙齦出血。牙齦出血常伴有口臭,有礙病人工作社交活動,有的會給病人帶來精神負擔。造成牙齦出血的病因很多。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預防牙齦炎、牙周炎的發生。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清除污物和食物殘渣,可防止牙垢和牙結石的形成。定期到醫院進行牙周潔治(洗牙)是最好的牙齒保健方法如果暫時沒有時間去醫院的話,可以試用下防牙齦出血的牙膏,超市里有賣~牙刷一定要用軟毛的,刷牙力度要始終!!平時備些漱口水,超市也有賣,可以在不方便刷牙,或來不及刷牙時應用!一般飯后常用!
2024-10-10 19: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牙齦出血牙齦出血是口腔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也是某些內科疾病表現在牙齦的癥狀。牙齦出血常伴有口臭,有礙病人工作社交活動,有的會給病人帶來精神負擔。在正常情況下,牙齦依靠上皮緊緊地附著牙骨質和表面牙釉質,抵御外界的摩擦。如牙齦上皮完整性遭到擠傷破壞,就會出現牙齦出血。輕者在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時出血,重者在輕微刺激或沒刺激時也會出血。如發炎、高燒致牙齦組織的血管結構發生改變,也會造成出血。口腔疾病所致的牙齦出血,多見于牙齦炎和牙周炎。此外,假牙不合適,食物嵌塞、牙周損傷等,都可造成牙齦出血。全身疾病中,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發生牙齦出血,多為廣泛性自動出血,量多、不易止住。肝硬化、脾機能亢進、腎炎后期,某些熱必疾病等,也可發生牙齦出血。造成牙齦出血的疾病很多。找出原歷、明確診斷對治療和預防極為重要。口腔疾病引起的牙齦出血,早期治療效果很好。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預防牙齦炎、牙周炎的發生。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清除污物和食物殘渣,可防止牙垢和牙結石的形成。局部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牙結石刺激因素。附著在牙頸部的牙結石,會經常不斷刺激牙齦,引起牙齦發炎而出血。其次是牙周病。由于牙齒周圍組織病變,使牙齦水腫、發炎、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一旦遇咀嚼或刷牙不當等刺激,也常引起牙齦出血。第三是齲洞刺激。牙頸部的齲病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到牙齦緣下,形成棕黑色的齲洞后,由于其邊緣不整齊而且銳利,常會刺激牙齦,導致潰瘍而出血。上述常見的局部病變引起的牙齦出血,只要及時處理局部病灶,消炎后即可止血。應當警惕的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齦出血,如急性或慢性白血病、血友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導致的凝血功能低下,都可能出現牙齦出血癥狀。所以,對那些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消炎等治療后,仍有牙齦出血不止者,應及早去血液病科或內科作進一步的檢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以免誤診誤治。
2024-10-10 19: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有可能牙齦炎引起,治療的主要措施是去除牙結石,如果還有全身其它的疾病如貧血、白血病,維生素C缺乏等病引起的牙齦炎,必須對這些疾病給予適當治療才能有效地治愈牙齦炎。生活上掌握刷牙的方法,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必要時建議定期到口腔科作牙齒潔治,一般間隔一到半年為宜。
2024-10-10 19: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gaobang,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和你談談關于“牙周炎”。1)牙周炎的特點是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慢性破壞,自覺癥狀不明顯,所以常不為一般人注意。一旦發生牙齦出血、溢膿、口臭、牙齒松動、伸長、移位及疼痛發作,才會引起患者重視。如不及時治療,其牙齒喪失的數目常不是單個而是多數牙,甚至全口牙同時受累。牙周炎發病的原因,有局部也有全身的因素。一般說,口腔衛生不良,牙石和牙垢堆積,食物嵌塞,細菌和菌斑作用,不良補牙和鑲牙刺激,或壓迫牙齦等,都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局部原因。有時,全身因素對牙周炎的發生和發展也起一定的作用,如年齡、性別、遺傳、內分泌、營養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改變組織抵抗力以及口腔中共生菌之間的關系,使原來不能引起病變的局部因素,變為可以致病的因素。任何單獨的因素,不可能造成牙周炎。 2)牙周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不僅在刷牙時出血,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要出血,牙齦顏色暗紅,由于水腫顯得比較光亮。此外,還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況下,牙齦附著在牙齒上的齦溝僅深零至兩毫米,超過兩毫米則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說明炎癥已從牙齦發展到牙周支持組織,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慢性破壞,膿性分泌物可以從牙周袋溢出。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松動,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癥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組織支持力量大為減弱時,才可以導致牙齒松動。牙齦退縮也是牙周炎的癥狀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覺。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長時間受大量牙石的壓迫,刺激牙齦,所以,齦緣外形出現水平式的退縮。至于老年性的牙周組織退縮,一般屬于生理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牙周組織本身的退縮;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齒的磨耗而使牙齒繼續萌出,形成牙根面暴露。由于牙根面的暴露,對冷、熱、甜、酸食物或機械性刺激,都有敏感的表現。但也有的是生理和病理的因素同時存在。 3)治療牙周炎,主要在于消除病因,增強牙周組織的健康,防止炎癥和萎縮的繼續發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增強功能鍛煉以增進牙周組織活力是很重要的。4)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日常治療方法: 1.有效控制牙菌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后一定要刷牙、嗽口,掌握“三、三制”的刷法(即每日刷3次,每次刷3分鐘,要刷到牙齒的3個面)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順牙體長軸上下刷。提倡應用牙線去除牙間隙的菌斑,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輔助刷牙去除牙菌斑,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2.增強牙周組織健康。可采用牙齦按摩法、叩齒、氣功等方法。 ①牙齦按摩法--刷牙后用潔凈的雙手食指在牙齒和牙齦表面作環形的轉動按摩。可以從上下頜后牙開始,逐漸移向前方。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鐘。但是,在炎癥急性發作時不能按摩。如牙石積結較多,還應先請牙醫師將牙石刮除,方可采用牙齦按摩。 ②叩齒--每天早晚空口咬合牙齒數十次。咬合時應鏗然有聲,這有增強牙周組織和增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常做可使牙齒堅固而不痛。 ③氣功--即閉口咬牙,自然呼吸,意守上下齦。3.定期作口腔保健檢查。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口腔潔治(洗牙),保持健康的牙齦和穩固的牙齒,有效預防牙周炎。4.進行早期有效的治療。包括潔治、刮治、牙周手術、固定松動牙齒、調合牙、牙周炎治療與正畸治療等。 5.注意飲食營養。多吃青菜、水果、豆制品、牛奶、魚、蛋類、粗糧、纖維多的食物,戒煙戒酒。6.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如營養障礙、糖尿病、內分泌紊亂、骨質疏松等,糾正開口呼吸等不良習慣。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即使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11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