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佝僂病是由于維生素 D 缺乏引起的鈣磷代謝紊亂,常見癥狀有骨骼改變、肌肉松弛、神經精神癥狀、免疫力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等。 1.骨骼改變:顱骨軟化、方顱、雞胸、漏斗胸、O 形腿或 X 形腿等。 2.肌肉松弛:全身肌肉松弛,腹部膨隆如蛙腹。 3.神經精神癥狀: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多汗。 4.免疫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5.生長發育遲緩:身高增長緩慢,出牙延遲。 總之,佝僂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劑。平時要注意兒童的飲食均衡,多曬太陽,以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2024-10-10 21: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佝僂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神經精神癥狀和骨胳變化。1.神經精神癥狀:常見于病的初期和極期,患兒不活潑、食欲減退、容易激動、脾氣乖張、睡眠不安、夜間常驚醒哭鬧、多汗(在頭部更明顯),并在痙攣和手足搐搦等癥狀。2.骨胳的變化:與年齡、生長速率及維生素D缺乏的程度有關。顱骨軟化多發生在3~9月的嬰兒,重者顳枕部呈乒乓球樣軟化。額骨、頂骨及枕骨隆起,形成方顱,或因睡眠壓迫而變形。病兒出牙遲,有出生后十個月尚未出牙或3歲以下乳齒尚未齊者,佝僂病兒的牙齒排列和發育往往也不好。在胸部,肋骨骺端肥大,觸診可摸到鈍圓形隆起,在第6~10肋最明顯,外觀似串珠。1歲以內的小兒肋骨軟化,胸廓因受膈肌收縮而內陷,呈現沿胸骨下緣水平的凹溝,稱為赫氏溝。
2024-10-10 21: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2歲以上病兒可見有雞胸等胸廓畸形;四肢,長骨干骺端肥大,尤以腕部明顯,橈骨、尺骨端呈鈍圓形隆起,開似手鐲(6個月到3歲的重度佝僂病兒多見)。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彎曲變形,能爬行時可發生上肢彎曲,較大的兒童能站立行走時則發生下肢變曲,出現:“O”型腿或“X”型腿。脊柱受重力影響可發生側向或前后向彎曲;骨盆前后徑短,恥骨狹窄。嚴重的佝僂病兒容易發生骨折,最常見的是橈骨或腓骨骨折,也可發生于股骨、肋骨、鎖骨。此外,佝僂病也是脛骨彎曲及扁平足發生的原因。
2024-10-10 21: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佝僂病主要是引起嬰兒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關節松弛而有過伸現象,大腦皮層功能異常條件反射形成緩慢,語言發育落后,貧血等癥狀。 在一些比較嚴重的佝僂病的患兒中,還會出現其他的骨骼變形,如雞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鐲和腳鐲等。建議吃一些微量元素,如:體恒健的鈣之緣片,能夠緩解這種癥狀。加上營養方面注意一下,多曬點太陽
2024-10-10 21: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孩子在發生佝僂病后,早期表現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由于頭部的多汗而使頭部發癢,孩子常搖頭而致頭枕部禿發。 以上的表現只能提示家長孩子有佝僂病的可能,需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切不可隨便給孩子補充大量維生素D,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見孩子的肌肉松弛無力,特別是腹壁及腸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腸脹氣,而致腹部膨隆猶如蛙腹。佝僂病患兒最主要的變化是由于骨骼病變所出現的癥狀,這是佝僂病的特征表現。6個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輕壓其枕骨或頂骨,猶如乒乓球有彈性感;8-9個月的孩子頭顱呈方形,前囟門也偏大,至18個月前囟門尚不能閉合。 在1歲左右的孩子,胸部則可見到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膨大如珠,稱為肋串珠;并可出現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雞胸”和肋緣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無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歲以后會走路可出現兩下肢向內或向外彎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遲,且容易發生蛀牙。 維生素D是治療佝僂病的有效藥物,一般患兒給予口服維生素D丸就可以了,對不能口服或是有腹瀉的孩子可在醫生指導下注射維生素D,同時加用鈣劑。同時,讓孩子多曬太陽,小嬰兒繼續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合理喂養;為防止畸形,不要讓孩子久站久坐,不讓孩子過早行走。
2024-10-11 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