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佝僂病是由于維生素 D 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導致骨骼發育異常的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補充維生素 D 和鈣、調整飲食、增加日照、適當運動、定期復查等。 1.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可口服維生素 D 滴劑,如維生素 D?滴劑;鈣劑可選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碳酸鈣 D?顆粒等。但要遵醫囑。 2.調整飲食:多攝入富含鈣、磷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蛋類、魚類等。 3.增加日照:適當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 D,但要避免暴曬。 4.適當運動:有助于骨骼發育和肌肉力量提升,如散步、慢跑等。 5.定期復查:監測血鈣、磷水平和骨骼發育情況,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佝僂病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營養和生活習慣,及時發現問題并就醫治療。
2024-11-24 14: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佝僂病的主要病理是骨樣組織增生,骨基質鈣化不良等骨骼變化.依據骨骼改變體征的程度可分為: 1,輕度:可見顱骨軟化,囟門增大,輕度的方顱,串珠,肋軟骨溝等改變. 2,中度:可見典型的串珠,手鐲,肋軟骨溝,輕度或中度的雞胸,漏斗胸,O或X型腿,也可有囪門晚閉,出牙遲緩等明顯的改變. 3,重度:可見明顯的肋軟骨溝,雞胸,漏斗胸,脊柱畸型,O或X型腿,病理性骨折等嚴重改變要明白,治療佝僂病的關鍵是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當然了,補鈣也是必須的,不可少的) 其次,要明白佝僂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正常和輕度佝僂病只是用伊可新就可以了,中度以上,才會考慮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3治療. 目前,預防以及治療中度以上佝僂病的維生素D3首選英康利(膽維丁乳). 英康利就是維生素D3乳劑,含維生素D330萬IU,含量與傳統的維生素D3針劑一樣. 將膽維丁乳倒入適量(3-5倍)的溫開水,牛奶或豆漿中服用. ?。ǜD桃黄鸷扰?不用打針,不用天天喂藥片,不必聽到寶寶哇哇哭喊聲了^-^) 1.預防用藥:1次用15mg,間隔3個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總量不超過30mg(含維生素D360萬單位).(使用很簡單喔,一年2支就可以啦,2支46元左右) 2.治療用藥:1次15mg,視病情輕重間隔1個月可再服一次,1年總量不超過60mg(4支). (這是病情較重的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以及促進骨折愈合成年人缺Vd的用法哦,)
2024-11-24 1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佝僂病大多都是后天的,你的女兒就是因為太陽曬得太少了.現在來說不要吃貝特令了.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關鍵是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最好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可以說,小兒佝僂病不僅僅是缺鈣,還有缺“曬”.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堅硬.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曬,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穿得太厚也會影響效果.具體情況應視季節而定,嬰兒皮膚嬌嫩,應注意保護.夏季可選擇在樹陰下或打把傘,或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春秋季節可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冬季在風和日麗時可多帶孩子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以中午前后為佳.此外,還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通常為400國際單位/天.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后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后開始.生后3個月內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后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同時適量添加鈣粉.2,3歲以后,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藥,是多多益善的),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2024-11-24 14: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佝僂病是在嬰兒期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常見癥狀為夜驚,睡眠不安,多汗,易煩躁.病情較嚴重者,肌張力降低,關節松懈,腹部膨大,生長發育也受影響.臨床常用的治療小兒佝僂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方一]黃芪30克,五味子3克,豬肝50克,豬腿骨(連骨髓)500克,先將豬骨髓敲碎,與五味子,黃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時,濾去骨片與藥渣,將肝切片人湯內煮熟,加鹽與少許味精調味,吃肝喝湯.一劑可分1頓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適用于以脾腎虛弱為主要癥狀的小兒佝僂病.[方二]鮮雞肉500克,青辣椒,蔥,火腿,蒜各50克,豬油250克,醬油20克.將鮮雞肉削去皮,揩干凈,切為滾刀,炒鍋內放人豬油,待油溫上升到50℃時,將雞肉入鍋炸一下撈起,鍋中留油25克,將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蔥炒一下,把雞倒入鍋內,加入醬油,加一匙肉湯,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許芝麻油.本方能防治兒童佝僂病.[方三]鹿茸100克,附片30克,豬蹄2只.將鹿茸切薄片,豬蹄洗凈,3味同入鍋,微火煮數沸,調味食用.本方適用于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囟門不合等癥.
2024-11-24 14: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佝僂病是在嬰兒期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常見癥狀為夜驚、睡眠不安、多汗,易煩躁。病情較嚴重者,肌張力降低、關節松懈、腹部膨大,生長發育也受影響。骨骼的改變,是佝僂病的主要表現。頭部早期只是顱骨軟化,7~8個月后出現方顱,囟門關閉晚。胸部可見肋串珠、雞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鐲、腳鐲樣變化。另外,由于骨質軟化,可出現膝內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稱的圈圈腿。這是它的特征性表現!佝僂病因缺乏維生素D所致,故應給予維生素D治療,一般只要注射1~2次即可,具體的劑量應由醫師決定。較輕的病例可口服維生素D,在注射維生素D時,可口服葡萄糖酸鈣。除藥物治療外,最重要的是合理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每天到戶外活動。另外,應注意衣服寬松,不要讓小兒過早、過久地坐與立,但可訓練其俯臥、抬頭、展胸與爬行等動作。佝僂病的預防關鍵是抓早、抓小。從孕婦懷孕的中期,即應開始服用維生素D,小兒滿月后,即開始戶外活動,從每日15分鐘,逐漸增加至2小時以上;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自小兒生后半月至2歲,每日口服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早產、雙胞胎、低體重兒、生長發育過快、慢性腹瀉或患肝膽疾病的小兒,可在冬春季節肌內注射維生素D330萬國際單位。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個體間差異很大。因此,不要常規地、過量地給孩子服用魚肝油和鈣片,以防中毒。嬰幼兒佝僂病防治*佝僂病的預防應從圍產期開始,以一歲以內小兒為重點對象,并應系統管理到三歲,即作到“抓早、抓小、抓徹底”。應進行廣泛宣傳教育,使母親學到有關的知識。*胎兒期的預防:妊娠后期(即懷孕第7、8、9三個月)胎兒對維生素D和鈣、磷的需要量不斷增加。因此,作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孕婦應經常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飲食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努力防防治妊娠并發癥,對患有低鈣血癥或骨軟化癥的孕婦應積極治療。冬春季妊娠或體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9個月給維生素D10-20萬單位,一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同時服用鈣劑。*新生兒期的預防:加強護理,提倡母乳喂養,并盡早開始曬太陽。對早產兒、雙胎兒、人工喂養兒或冬季出生的小兒可進行物預防。于生后1-2周開始,每日口服維生素D500-1000單位,連續服用,不能堅持口報者可給維生素D10-20萬單位一次肌注。*嬰幼兒期的預防:此期生長發育速度快,較易發生佝僂病,必須堅持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保證小兒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多曬太陽是防治佝僂病的簡便有效措施,應廣泛宣傳大力推廣。盡量暴露皮膚并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平均每日戶外活動應在一小時以上。對體弱兒或在冬春季節,應用維生素D預防仍是重要方法。
2024-11-24 2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