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懷孕 33 周時,需要關注胎兒發育、自身身體變化、飲食營養、日常活動以及產檢等。 1.胎兒發育:通過產檢了解胎兒的胎位、體重、心率等,判斷胎兒是否正常發育。 2.自身身體變化:可能會出現水腫、腰酸背痛等,要注意休息和姿勢調整。 3.飲食營養:保證蛋白質、鈣、鐵等營養元素的充足攝入,多吃瘦肉、魚類、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 4.日常活動:適當運動,如散步,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 5.產檢:按時進行胎心監護、B 超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6.心理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為分娩做好心理準備。 總之,懷孕 33 周是孕期的重要階段,孕婦要密切關注自身和胎兒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1-24 15: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孕晚期是可以喝牛奶的。順產后盡量不要坐車,如果確實要坐的話最好是能躺著,邊上有人照顧。一般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為:(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松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懷孕30周以后,如果胎兒還是臀位,請您不要過于擔心,但此時孕婦應不能硬行伸展腹部。同時可征求醫生意見,使身體呈胸膝臥位,通過改變胎兒的重心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
2024-11-24 15: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情況是懷孕期間,可能是因為有宮縮的情況,加上這個增大的子宮刺激,造成了腹部疼痛的表現的。這樣的情況考慮是懷孕期間比較常見的表現的,如果腹部疼痛的情況喲腹部發硬的表現,考慮是宮縮的,如果沒有腹部發硬的情況,考慮是增大的子宮壓迫造成的,可以通過側臥位休息,同時積極的應用鈣爾奇補充鈣劑,這樣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的。醫生詢問:
2024-11-24 15: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輕微的缺鐵可以食補,飲食上要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血豆腐、黑芝麻、紅棗、菠菜、黃豆等。水果像桃子、櫻桃、提子、西梅、香蕉、棗子、杏含鐵都是很高的,其中櫻桃的含鐵最高。堅果類含鐵量也是很豐富的。嚴重的還是要聽醫生的,適當的進行藥劑補充。
2024-11-24 15: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你好,懷孕滿4個月后,即從第5個月開始母體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沖擊子宮壁,這就是胎動.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正常明顯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兒個體差異大,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健全,很愉快地活動著.胎動的次數并非恒定不變,在妊娠28-38周,是胎動活躍的時期,以后稍減弱,直至分娩.孕婦的運動,姿勢,情緒以及強聲,強光和觸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動的變化正常的情況下,胎動每天約30--40次.不過,在24小時內,胎動的次數并非是固定不變的.一般來講,每天上午,在8點--12點時胎動較均勻,以后逐漸減少;下午2點--3點時,胎動最少;到了晚上8點~11點鐘時,胎動次數最多.正常明顯胎動每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約30~4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都說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在妊娠6~8個月,胎動的次數最為頻繁,活躍時一日可達數百次;臨床足月生產前,由于胎頭下降到骨盆,胎動次數相對減少;過期妊娠時胎動次數更少.你可在規定的時間內,早晨,中午和晚上各計數一次,每次計數一小時.不要想什么時候計數就計數,也不是想計數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那種想起來就計數,忘了就算數;這次沒事,就多計數幾分鐘,下一次有事時就少計數幾分鐘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你要將每日三次測到的胎動次數記錄下來,再乘以4,這就是12小時的胎動總數.1.胎動次數,若持續在每12小時30次以上,說明胎兒情況良好;2.若每12小時降到10次以下,表示胎兒缺氧,必須立即去醫院,讓醫生采取措施;3.假如在12小時內沒有胎動,這提示胎兒十分危險,很有可能在24--48小時內夭折在母腹,必須立即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建議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
2024-11-24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