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疝氣的發生通常與腹壁薄弱、腹內壓增高、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年齡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腹壁薄弱:腹壁肌肉或筋膜發育不全、損傷等導致腹壁強度降低,容易引發疝氣。 2.腹內壓增高: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舉重等使腹內壓力升高,增加疝氣發病風險。 3.先天性因素:某些先天性的組織結構異常,如鞘狀突未閉等,可能導致疝氣。 4.后天性因素:手術切口愈合不良、外傷等后天因素也可能造成疝氣。 5.年齡因素:老年人肌肉萎縮,腹壁組織變薄弱,更易發生疝氣。 總之,疝氣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旦發現疝氣,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1-24 1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疝氣作為一種疾病,理所應當的也要辯證施治,因人施治,因癥施治。然而如今有一種時髦……“一律開刀”!開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律開刀。現今這樣一種現狀:在我們絕大多數二級以上的醫院里,嬰幼兒疝氣、年老體弱和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疝氣患者,不能早期得到應有的治療。要么就是開刀;否則就是任其發展放棄治療。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這一部分患者因為恐懼手術,往往自動放棄,二是醫院除了開刀就別無良策了,為了降低事故率有意放棄治療(嬰幼兒患者則囑其長到10歲以后再來開刀;年老多病的任其自然)。我國疝氣發病率約為3.6%”,而能主動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確寥寥無幾。俗語道:“養病如養虎”。這些患者只有當發生疝嵌頓、疝絞窄或腸壞死后才被迫進行急診手術。這樣的結果往往會使患者多付出一節腸子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代價。祖國醫學注重人的整體觀,“元氣論”中強調“無元則失氣,失氣則無可固本”。開刀則是不得已而為之。完美的事物總得有一個互補性。中西醫就有很大的互補空間。開展“無張力網補、填充疝修補”手術,主要針對人群是組織缺損嚴重、疝口粘連、術后復發、嵌頓、絞窄以及急診手術指癥的青壯年患者。其特點是治療徹底,抗復發能力強。缺點是不乏有排異反應的患者。不能應用于嬰幼兒疝氣和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疝氣患者,則應因人、因癥辯證施治,在診療過程中靈活運用“無創疝環封合法”“磁療固定法”“中藥穴位帖馥”等多種非手術治療方法。嚴格的區分各種治療方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使不同年齡帶和身體狀況的疝氣患者都能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
2024-11-24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中醫認為,疝氣病是由于小孩發育不健全,老年人體質虛弱、中氣不足、寒氣、濕氣、濁氣、怒氣乘虛進入導致氣血運行受阻不暢滯留,腹腔內產生負壓,導致腹腔內氣壓增大,迫使腹腔內的游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鉆,也就是說導致疝氣的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暢。手術療法有疝修補術、疝補片修補術、疝腹腔鏡修補術三類 疝修補術:通過將缺損周圍組織縫合修補疝環口 疝補片修補術:用一種補片材料覆蓋缺損修補疝環口 疝腹腔鏡修補術:是通過腔鏡完成疝補片修補術三類手術療法比較 疝傳統修補術:有1個大切口(長約6~8厘米);需住院7~10天左右;常規抗感染;術后疼痛等不適多見;復發率約占20%左右;完全恢復時間普通疝約需3個月,特大疝約需6~12個月。 疝補片無張力修補術:有1個中等切口(長約4~6厘米);需住院3~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復發率約占1%左右;完全恢復時間普通疝約需1個月,特大疝約需3~6個月。 疝腹腔鏡修補術:有3個小切口(長約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必須全麻,可有戳創置鏡、氣腹導致的損傷等并發癥;復發率約占10%左右;完全恢復時間普通疝約需1個月,特大疝約需3~6個月。 疝氣手術前須知事項1.手術前檢查:包括(1)血液、尿液、糞便檢查。(2)出血、凝血時間的檢查。(3)胸腹部一般X光檢查。(4)心電圖檢查。至于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式,您可以參考這三種手術療法的比較,醫生詢問:
2024-11-24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疝氣又名小腸氣,是腹內臟器由正常位置經腹壁上孔道或薄弱點突出而形成的包塊。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氣、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引起腹腔壓力突然增高沖破疝環腹膜所致。。疝氣可分為兩大類,即水疝和小腸疝。水疝:分為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癥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一般癥狀:站立時突出,仰臥后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疝氣的危害是很明顯的。姑且不論自身的痛苦與不便,更重要是還是對自身健康的破壞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圍人的歧視和誤解、生活的困難、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郁的不健康心理和殘缺的性格等等,讓患者苦不堪言。疝氣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囊頸受損,產生粘連、鉛頓疝、絞窄性疝,自身免疫調節能力下降,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腸壞死、腸梗阻、腹膜炎、毒血癥等,甚至會危機生命!腹股溝疝如不及時治療,疝塊可逐漸增大,終將加重腹壁的損壞而影響勞動力,斜疝又長可發生嵌頓或絞窄而威脅生命。
2024-11-24 13: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是藥三分毒”,我來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愈“腹脹”的食療偏方:1)良姜香附蛋糕--高良姜6克,香附6克,雞蛋5只,淀粉15克,蔥花50克,花生油130克。高良姜、香附烘干研為極細末,雞蛋打入碗內攪勻,入藥末及蔥花、淀粉,再加少許精鹽、味精和適量的清水,攪勻,油入炒鍋,燒至六成熟,改用小火,舀出油30克,倒入蛋漿,倒入油在蛋漿上,蓋好鍋蓋烘10分鐘,換面再烘2分鐘即成,當點心吃。此方溫中散寒,行氣消脹;適用于脾胃虛寒,皖腹脹滿,甚至疼痛。2)陳草蜜膏--陳皮100克,甘草100克,蜂蜜適量。將陳皮、甘草洗凈,水浸泡透,小火煎煮約20分鐘,濾取汁液,如此反復煎煮取汁3次,合并3次所得藥液,再用小火煎熬成膏,入蜂蜜l倍量,煮至沸,待冷裝瓶,每次用一湯匙,開水沖服。此方補中益氣,行氣消脹;適用于脾胃虛弱,腹部脹滿。3)草果羊肉湯--草果6克,羊肉500克,豌豆80克,青蘿卜200克。羊肉、青蘿卜洗凈,切成小丁,豌豆洗凈,同入鍋內,入草果,加水,大火燒沸,改用小火,入姜末燉1小時左右,加入鹽、醋、胡椒粉和香菜末,隨宜食之。此方健脾溫中,和胃消脹;適用于脾胃虛寒,皖腹脹滿,或者疼痛泄瀉,天寒受涼則更加明顯。4)砂仁肚條湯--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凈豬肚洗凈,入沸水中氽透撈出,刮去內膜,放入鍋中,加清湯并花椒、生姜、蔥白、料酒,煮至熟,撈出,切條片狀,鍋內加原湯500毫升,煮沸,下肚條,加入砂仁末、豬油、胡椒面、精鹽、味精等調味品,用以佐餐。此方溫中健脾,行氣消脹;適用于脾胃虛寒,氣滯腹脹。5)砂仁蒸豬肘--砂仁50克,豬肘子500克,蔥100克,生姜30克,花椒5克,黃酒100克,食鹽4克,芝麻油少許。先將豬肘子洗凈,用竹簽扎滿小孔,蔥、姜切碎,花椒、食鹽鍋內炒燙,倒出,稍熱時于肘子上揉搓,于陶瓷器中腌24小時,再清洗一遍,瀝干,砂仁研成細末撤在肘子上,干凈白布包卷成筒形,用細線捆緊,放入大碗中,加入蔥、姜、料酒,籠中蒸熟透,取出,抹上芝麻油即成,用以佐餐。此方健脾行氣;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行不暢,日部脹滿,食欲下降,時有腹瀉便溏。6)豬肚白術散--豬肚1個白術250克。凈豬肚洗刮干凈,白術用水浸透,填入豬肚內,兩端用線扎緊,于大砂鍋中水煮至透爛,取出肚中白術,曬干,研為細末,每次取5克,用米湯或蜜糖送服,一天3次,連用5個為一療程。此方補中益氣;適用于胃下垂引起的腹脹,飲食減少,經常暖氣。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1-24 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