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易凡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東院甲狀腺乳腺外科
-
乳腺纖維瘤術后一個月刺痛,可能由切口感染、血腫形成、手術損傷、組織增生、神經修復等引起。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6-01-02 20:23
1.切口感染:術后傷口護理不佳,病原菌入侵,可遵醫囑用阿莫西林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等消炎。
2.血腫形成:術后傷口滲血處理不當,導致血腫,可能需加壓包扎或重新處理。
3.手術損傷:手術操作影響,傷口縫合不徹底,需乳腺彩超診斷后治療。
4.組織增生:術后局部組織增生,刺激神經,一般可逐漸緩解。
5.神經修復:手術損傷神經,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刺痛,多為正?,F象。
術后出現刺痛應重視,做好傷口護理,若刺痛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放射性腸炎? 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并發癥。本病最常見于宮頸癌、膀胱癌、晚期大腸癌經鈷、鐳錠放射治療后,繼發率在10%~60%。多數是由于小腸和大腸對放療感受性增高所致。分別可累及小腸、結腸和直腸,故又稱為放射性直腸、結腸、小腸炎。 根據腸道遭受輻射劑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發病的緩急,一般將放射性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又根據射線來源放置在體內外位置的不同將其分為外照射放射病和內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腸黏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黏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瘺道和腸粘連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