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色病是一種鐵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因鐵過量沉積于器官組織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放血療法、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等。 1.疾病原理:血色病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腸道鐵吸收增加,或反復輸血等原因,使體內鐵過量沉積,損害心、肝、胰腺等器官。 2.診斷方法:通過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飽和度等檢查來確診,還可能結合基因檢測。 3.放血療法:定期放血可有效減少體內鐵含量,是常用的治療手段。 4.藥物治療:去鐵胺、去鐵酮、地拉羅司等藥物有助于去除多余的鐵。 5.飲食調整:限制含鐵豐富食物的攝入,如動物肝臟、紅肉等。 6.定期復查:監測血清鐵指標、肝腎功能等,評估治療效果和病情變化。 血色病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后較好。患者應遵循醫囑,積極治療,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09 07: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血色病? 血色病,又稱遺傳性血色病(rl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是指由于胃腸黏膜過量吸收鐵使其在器官組織細胞內沉積而引起受累臟器的損害與功能異常,是一種與HLA相關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有原發與繼發之分。前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后者多繼發于反復多次輸血的各種貧血、慢性肝病、遲發性皮膚卟啉病等。此病歐美常見,男性發病多于女性,70%的病人在40~60歲首次出現癥狀。在我國,此病罕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