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外耳道乳頭狀瘤是發生于外耳道的良性腫瘤,多由病毒感染、慢性刺激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藥物、物理治療等。治療時需綜合考慮瘤體大小、位置、患者身體狀況等。 1. 疾病介紹:外耳道乳頭狀瘤通常表現為外耳道新生物,表面粗糙,可伴有耳部瘙癢、疼痛、聽力下降等癥狀。其發病與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挖耳等慢性刺激有關。 2. 手術治療:對于瘤體較大、癥狀明顯的患者,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法。可采用局麻或全麻,根據瘤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如圈套器切除、激光切除等。 3. 藥物治療:術后可能會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還可能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 4. 物理治療:對于較小的瘤體,可選擇冷凍、電灼等物理治療方法。 5. 定期復查:治療后需定期復查,觀察有無復發。 外耳道乳頭狀瘤一般通過積極治療可治愈,但仍需重視,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復查,以確保康復。
2024-10-08 20:5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