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成永明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傳統療法中心
-
心氣虛是中醫常見病癥,多因稟賦不足、勞倦過度、久病失養等所致。患者常有心悸、氣短、自汗、神疲乏力等表現。嚴重時可能影響生活質量,需及時治療。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5-11-15 17:48
1.病因病機:心氣虛主要是心氣不足,推動和溫煦功能減退。心失所養,導致心臟功能失調。
2.癥狀表現:常見有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后加重,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虛等。
3.診斷方法:中醫通過望聞問切,綜合判斷是否為心氣虛。
4.治療原則:以益氣養心為主。
5.治療方法:
中藥調理:可選用人參歸脾丸、柏子養心丸等,但需遵醫囑。
針灸療法:針刺心俞、膻中、內關等穴位。
飲食調理:多吃山藥、大棗等補心氣的食物。
運動保健:適當進行太極拳、散步等舒緩運動。
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過度。
心氣虛通過合理的中醫治療和調理,可有效改善癥狀,恢復心氣。但治療過程中需遵醫囑,注意生活調養。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心氣虛在出現厥心痛、真心痛時,選用下列方藥外敷以治其標,暫緩疼痛,如心絞痛寧膏、冠心膏。同時取王不留行子敷貼于耳部的心穴、小腸穴、冠狀動脈后、前列腺后等穴,每天按壓4次,每次每穴按壓40次。每3天換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2015-11-15 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