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腎小動脈硬化是一種由于長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遺傳因素及年齡增長等導致的腎臟小動脈病變。它會影響腎臟功能,嚴重時可引發腎衰竭。 1.病因:高血壓是常見原因,長期血壓控制不佳會損傷小動脈壁。高血脂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病變。遺傳因素如某些基因突變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年齡增長會使血管彈性降低。 2.癥狀: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等。后期會有腎功能不全的表現,如乏力、水腫、貧血等。 3.檢查:常用檢查包括尿常規、腎功能檢查、腎臟超聲、腎動脈造影等。 4.診斷:依據病史、癥狀、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5.治療:控制原發病,如降壓、降糖、降脂。藥物治療可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等。嚴重時可能需要透析或腎移植。 腎小動脈硬化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患者要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治療,以延緩病情進展,保護腎臟功能。
2024-10-08 2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