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盲腸旁疝是一種腹腔內疝,較為少見。其發病與先天解剖結構異常、腹部手術、創傷、腹內壓增高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發病原因: 先天解剖結構異常:部分人盲腸旁溝較寬大,腸管易突入形成疝。 腹部手術:術后局部組織粘連、薄弱,增加疝形成風險。 創傷:腹部遭受外力損傷,影響組織結構完整性。 腹內壓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等。 其他因素:年齡增長導致組織松弛等。 2.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適用于癥狀輕微、疝內容物可自行回納者。包括臥床休息、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等。 手術治療:疝內容物無法回納、出現腸梗阻或腸壞死等嚴重情況時,需手術修補疝口,解除梗阻,切除壞死腸管。 術后護理:注意傷口清潔,預防感染,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藥物治療:可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飲食調整:術后逐漸從流食過渡到正常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盲腸旁疝雖不常見,但一旦確診需密切關注病情,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康復。
2024-10-09 0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