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賴逸貴 主任醫師
陽江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部
-
風寒犯肺在中醫理論中,表現為肺氣受阻,宣降功能失常,引發咳嗽、氣喘,痰色白而稀,鼻塞、流清涕等癥狀。外感風寒,肺衛失宣,肌表失于溫煦,故出現輕微畏寒。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5-10-05 13:18
1.肺氣受阻:肺主氣,司呼吸,風寒外邪侵襲,使肺氣閉塞,宣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嗽與氣喘。
2.痰飲形成:肺津不布,凝聚成痰,隨肺氣逆上,表現為咯痰色白質稀。
3.鼻咽不利:肺開竅于鼻,風寒影響,鼻咽功能受限,出現鼻塞、流清涕、喉癢。
4.肌表失溫:風寒侵襲表皮,衛陽被遏,無法正常溫煦肌表,導致輕微畏寒。
5.衛氣功能減弱:衛氣為人體防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線,風寒侵襲削弱其功能,易于感受外邪。
風寒犯肺病癥在中醫中通過觀察上述癥狀,結合望、聞、問、切四診,辨證施治,常用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中藥治療,如麻黃、桂枝、杏仁等,以恢復肺臟宣降功能,消除外感風寒。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