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圖:低視力患者眼中的世界
低視力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視功能減退,如視力低于正常(subnormal vision),視野縮小或對比敏感度功能(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異常。有些低視力患者還可能伴存其他眼部的功能性損害包括色覺、暗適應、眼球運動及雙眼視覺障礙。
${FDPageBreak}
1、視力:視力明顯低于正常,但有些患者視力下降特別是當黃斑區及中心凹功能喪失時,接近黃斑區的視網膜往往會發生代償作用或能通過訓練來代償黃斑功能使之較少或不影響視功能。
2、視野:表現為中心性或周邊性視野損害。
3、對比敏感度:低視力患者的對比敏感度閾值均明顯受損。
4、暗適應:暗適應能力差,由于桿體細胞受損,夜盲的患者在光線明亮的白天視力較好,但在黑夜或燈光較暗的條件下,視物困難。
${FDPageBreak}
5、色覺障礙:低視力患者識別顏色時只能憑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來辨別,因而經常錯誤的辨別顏色。視神經炎,錐體細胞變性時可表現為紅綠色覺障礙;視網膜水腫、視網膜下積液和青光眼時表現為藍黃色覺障礙。
6、雙眼視:雙眼視功能不全,一般斜視或先天性眼球顫動的患者不具備融合能力。后天性黃斑病痛的患者,雖無雙眼識別功能,但由于存在黃斑旁功能,其雙眼周邊部位對應視力尚存。這種周邊對應視力對辨別空間方向作用至關重要,若受損或喪失(如單眼無晶體)就會嚴重影響視功能。
視功能障礙的表現還受年齡、全身疾病和心理障礙等因素影響。
(責任編輯:楊金梅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