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對于眼鏡一族來說,無論是佩戴普通眼鏡還是隱形眼鏡,都會給他們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因此,為了徹底改善這種狀況,“激光治近視眼手術”這一先進的視力矯正方式自然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為了讓近視朋友們更加了解準分子激光手術的知識,眼科專家就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療效的可靠性以及適合哪些患者等一系列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問:準分子激光手術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答:準分子激光手術需符合的條件是年齡在18周歲以上,視力穩定在兩年以上,眼部無影響性的疾病,未曾做過較大的眼科手術,如青光眼。戴接觸鏡(如隱形眼睛)者需摘鏡2周,并且無接觸鏡引起的并發癥。
問: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的方法有哪幾種?手術過程疼痛嗎?
答:目前,通過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種,即PRK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治術、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和LASEK準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鑲術。
LASIK激光手術是一種能夠精確聚焦和控制的紫外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個光脈沖切削深度為0.2微米,能夠在人的頭發絲上刻出各種花樣來。LASIK激光為冷光源,不產生熱量,因而對切削的周圍組織無損傷。該手術主要是利用LASIK激光手術能夠精確切削組織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與PRK技術相比,LASIK即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不必對角膜進行切削,可完整保留其表層的“屏障”組織,因而是目前患者選用最多且療效最理想的一種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治療方式,效果好,恢復快,術后點藥時間短。
此外,LASIK激光手術由計算機來控制切削的范圍和深度,激光器發出一系列的激光脈沖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個光滑的平面,每個脈沖切除一薄層中心角膜組織,多個脈沖照射到角膜組織上以后,使角膜曲率變平,光線能夠直接聚焦于視網膜上,視力變得清晰。LASIK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時間只需10分鐘左右,而且術后無疼痛感,即刻便能用眼,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過,要想做好這項手術,詳細、必要的術前檢查、復查以及準備工作是馬虎不得的。
LASIK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恢復快無痛苦,LASIK(即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是由醫生使用自動角膜板層刀,在角膜表面做一個帶蒂的瓣,然后在瓣下進行準分子切削,切削后瓣復位,角膜24小時愈合。此手術保留了角膜上皮層及前彈力層,因此術后無疼痛、視力恢復快,用藥時間短,不影響工作和生活。LASIK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適合高、中、低度近視、遠視及散光,是目前最先進的屈光矯正技術。
問: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是否會留下后遺癥?
答:作為一項由電腦控制的、日趨成熟的高新技術,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的可靠性已毋庸置疑,但這并不表示該技術就一點風險也沒有,比如,術前近視、術后過矯成高度遠視;或術前無散光,術后則成為高度散光等,所以,對于廣大近視患者而言,在選擇和實施這項手術的過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術前檢查是非常關鍵的,術前檢查合格者,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后不會反彈或留后遺癥。
Lasik激光手術使用目前國際上該領域內最先進的設備,由電腦控制激光治療的全過程,并具有眼球自動跟蹤系統,使治療達到了高度安全、精確的完美境界,故至今尚為發現嚴重的后遺癥。由于Lasik激光的波長很短,為193毫微米,不能穿入眼內,故沒有理由再治療后若干年后再出現后遺癥。
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效果是永久性的,能夠維持終身,根據已做過的上萬例的患者證實,絕大部分患者效果非常好,都摘掉了眼鏡,而且非常穩定,一般患者術前戴鏡度數穩定,術后效果也會穩定,另外,一定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疲勞用眼,按時點眼藥,也是術后效果穩定的重要因素。
問:LASIK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手術后角膜組織修復有一個過程,手術日當晚,不能隨意摘下透明眼罩。術后第二天必須到醫院復查,檢查視力、屈光度、角膜的恢復情況,并開始點術后用藥。一般情況下,術后兩周左右,近距離工作如寫字、看書時,眼睛會感到模糊,這是正,F象。術后一個月內外出戴墨鏡,以減少紫外線及風沙對眼睛的刺激。另外,術后一周、一個月、半年及一年可來醫院復查。及時觀察,確保獲得最佳的視力效果。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后的修復過程是角膜新形態的形成過程,雖然術后第二天視力就恢復很多看物體清楚,但根據患者屈光度不同、年齡不同等情況,一般在3至6月左右趨于穩定,穩定后的治療效果將長期保持下去。
問:哪些人不適合做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手術?
答:如果患有全身或局部嚴重感染性、系統性疾病,如肝炎、心腦血管病等,或是無法靜躺者等等都不適宜做此種手術。另外患者如患有眼底活動性炎癥、青光眼、白內障等禁忌癥及眼底病的;正視力極差的重度弱視者;有糖尿病、膠原病、精神疾病等自身疾病的以及孕期婦女都不適合做準分子激光手術。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