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寒冬季節,氣溫驟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老年患者,除了預防各種心腦血管意外(如腦中風、心梗)的發生,還要小心眼睛也會“中風”。
你或許會問:只聽說腦子“中風”,眼睛怎么也會“中風”呢?其實,人體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栓塞或出血,發生在腦血管可導致“腦中風”,發生在眼底視網膜的血管就是“眼中風”。
“腦中風”是指患者突然口歪眼斜、半身麻木,重者癱瘓、昏迷等。“眼中風”的發病原因與腦中風如出一轍,起病兇猛,癥狀多變,后果嚴重。由于有這些相同的特性,眼睛視網膜中央血管的阻塞被稱為“眼中風”,即“大中風”,其典型表現為突發性、無痛性單眼視力急劇下降或喪失;它包括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和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還有一類稱“小中風”,即視網膜“分支”動脈和視網膜“分支”靜脈的阻塞,典型癥狀是突發性、無痛性單眼視物模糊,視物變暗,眼前黑影,視力范圍(視野)縮小或缺損。病情嚴重程度相對“大中風”要小,恢復也相對較好。
“眼中風”與腦中風一樣,多發于中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等疾病是重要的基礎病變,病因是血管硬化、血管內皮損害形成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阻塞血管。加之冬天氣候寒冷,血管收縮,血流變緩,血栓易形成,易發生“眼中風”。高血壓患者中,有眼底微血管改變者約占70%。排除其他全身疾病,患高血壓10年以上者發生“大中風”約占5%,“小中風”約占15%,而且患病時間越長,發病率越高。
“眼中風”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可使90%的病人在90分鐘內致盲,僅10%的病人因有不止一條血管供應視網膜而有可能使視力恢復到0.4或更好。因此,“眼中風”的治療必須爭分奪秒,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緊急就醫。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腦、腎血管的許多疾病可以通過眼底檢查發現,已經有疾病的通過眼底檢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為了保證生活質量,使視力免遭損害,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等患者,一旦確診,應密切隨訪,10年以內者,眼底檢查每年一次,10年以上者,每半年一次,盡早發現眼底微血管相關改變,改善眼底血管功能,預防“眼中風”的發生。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