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我市已經將近視納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敝貞c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所長曹型遠說,中小學生的視力都納入了評價體系,成為評價學生、評價學校的一項重要參考標準。日前,教育部召開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教育部副部長陳曉婭要求,今后學校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及時監測,將包括視力狀況在內的學生體質狀況將納入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12月16日重慶晚報)
重慶市這一規定出臺后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響,調查顯示,62.5%的人認為不應該把這項考核納入到學生自身考核當中,這樣對已經近視的孩子不公平。在渝中區的保送生綜合素質評測中,身體素質占10分,其中最后1分專門留給了視力,視力在5.0以上的學生才能得足這一分!安灰】催@1分,它往往決定了學生能否保送,因為學生間的競爭基本上都只有零點零幾分的差距。”渝中區新華路小學校長鄭書說,因為可以直接保送重點中學,畢業生的保送競爭非常激烈,每年最后一名保送的學生與緊隨其后的學生的差距都非常微弱,視力好有時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1分決定了學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資格,而這是一些學生一生的轉折點。如果僅僅是因為眼睛不好而被剝奪了資格,那對孩子來說確實是太冤了。因為近視不是孩子的錯,而可能恰恰相反,這個被保送的孩子非常優秀,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因為太愛讀書而影響了視力;亦或者這個孩子生來就有眼睛方面的不足,受父母的遺傳天生近視或弱視,這樣一來對孩子來說就更不公平了。
現在城市孩子的近視已經是非常普遍。以前戴眼鏡是知識分子的象征,只有讀書時間很長或是學識很淵博的人才在鼻梁上架一副眼鏡,而現在,我們可以在小學的門口看到很多孩子小小年紀鼻梁上就架了一副厚厚的玻璃瓶底,在沉重的書包的壓力下,又新增了額外的負擔,真是不堪重負。就更別說那些中學生和大學生了,沒有戴眼鏡的簡直就是稀有之物了。造成現在的孩子視力普遍下降,最大的責任應歸功于課業負擔太重,升學壓力太大。國家年年在喊減負,可是孩子的書包卻越來越重,作業卻越來越多,再加上周末的補習班,孩子每天埋頭在書本作業里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上班族的8小時了,這樣的時間壓迫,孩子的眼睛得不到好的休息,怎能不近視?就算一些明智的家長有合理安排孩子讀書間隙的休息,讓孩子遠眺,孩子的眼睛也不能看到什么好的風景,舉目皆是鋼筋水泥森林,要么就是黑乎乎的,要么就是光閃閃的光污染,刺得你眼睛疼,還何談讓眼睛休息?如果孩子就讀的學校條件有限,大班制再加上光線不足,近視就來得更快了。課業的壓力和周邊環境的密集,讓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一天天失去了本來清晰的世界,早早就帶上了厚厚的鏡片。
而這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錯,孩子不應該為這樣本來就給自己帶來不便的遺憾再次買單。教育部的這一要求初衷是好的,但是這一考核應該具體落實在學校的考核上,而不應該掛鉤在孩子的升學上。如果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能把學生近視率納入對各個學校的評優考核中,規定學生近視率達到多少就不能被評優,校長就不能被評先進,那么這項工作肯定能得到較好的落實,學校一定會在合理安排學生課業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綜合身體素質的發展。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