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作為四大傳染病之一的紅眼病,醫(yī)學名稱為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秋季易致流行的急性傳染性眼病,要特別引起重視。 紅眼病病因很多,細菌、病毒、沙眼衣原體感染為三種最常見的類型。
紅眼病的主要癥狀:紅眼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潛伏期短,接觸病毒后一般于12-24小時內即可發(fā)病,雙眼先后或同時發(fā)病,主要癥狀有眼紅、刺痛、異物感,伴畏光、流淚及水樣分泌物,有時為血性分泌物。檢查可見眼瞼及結膜水腫,結膜明顯充血,常見點、片狀結膜下出血。早期即可出現(xiàn)角膜上皮多發(fā)性點狀剝脫,但上皮下浸潤少見。瞼結膜、穹窿部結膜可見濾泡增生,偶見偽膜形成。耳前淋巴結常腫大,有壓痛。自然病程7-10天,一般無后遺癥。但極個別患者,尤其是兒童患者,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下肢弛緩性麻痹、面神經麻痹等。
紅眼病的預防方法:
(1)、如果發(fā)現(xiàn)紅眼病,應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凈曬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衛(wèi)生。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
(4)、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
紅眼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病,因此,預防紅眼病也和預防其他傳染病一樣,必須抓住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身體抵抗力3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治療紅眼病患者,并進行適當隔離。紅眼病治療期間,盡可能避免與病人及其使用過的物品接觸,如洗臉毛巾、臉盆等。盡量不到公共場所去(如游泳池、影劇院、商店等)。對個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兒園、學校、理發(fā)館、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離(煮沸消毒)。個人要注意不用臟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飯前便后洗手。有條件時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藥水點眼。
應開放患眼,不能遮蓋患眼,因為遮蓋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時增加眼局部的溫度和濕度,利于細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飲食以清淡之品為宜,至于酒類以不飲為宜。
(責任編輯:吳任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