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一、病因及簡介:
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一種暴發流行的眼部傳染病,世界各洲及大部了分島嶼都發生過此病的流行。1969年首先在非洲加納發現此病。1971年曾在我國大范圍流行,或稱阿波羅11號結膜炎。病因病原體為腸道病毒70型,為一種微小型核糖核酸病毒。偶爾可由柯薩奇病毒A24型引起。本病傳染性很強,可大面積迅速流行。
二、臨床表征:
潛伏期短,約在24小時內發病,多為雙眼。常以劇烈眼痛、異物感畏光,流淚等癥狀發病。眼瞼及結膜紅腫,瞼結膜濾泡增生顯著。分泌物為水樣,球結膜常有點、片狀出血,多自上方開始,有時很廣泛。嬰幼兒一般不患此病,即便感染,癥狀亦輕。
三、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診斷急性濾泡性結膜炎的癥狀,同時有球結膜下出血,角膜合并癥等為斷依據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