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建議“糖友”3~6個月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本報訊(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謝銀龍)47歲的李姨7年前患上糖尿病。去年左眼視力下降到原來的10%,看見的影像變形扭曲,就診發現眼底黃斑區黃白色一片,有水腫和滲出。李姨原來是“糖尿上眼”引致黃斑水腫。專家表示,該病目前仍未有徹底根治的方法,提醒“糖友”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接受詳細的眼科檢查。
發病:初期“躲貓貓”,后期可致盲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眼科主任鄒玉平表示,糖尿病黃斑水腫作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特殊類型,在患者中出現年輕化趨勢,其中以II型糖尿病人較為明顯。他說:“不少中國人等到眼睛出現問題,感覺視力下降,到醫院就診才發現患上糖尿病。”據統計,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在4000萬人以上,當中約30%可能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據鄒玉平介紹,糖尿病能引起屈光不正、上瞼下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眼疾,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為嚴重,黃斑水腫又是其進程中的嚴重病癥。黃斑是人眼的光學中心區、視力最敏銳的地方。糖尿病患者糖代謝機制紊亂,引起視網膜血管的微循環障礙,小血管、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進黃斑區,引起水腫。在病變初期,患者一般感覺不到明顯癥狀,而忽視治療。隨病情發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如感到有中心暗影、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嚴重者甚至盲目。
預防:控制血糖+眼底檢查
“眼底檢查加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是本病重要的檢查手段。”鄒玉平表示,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更能精確確定視網膜水腫程度,輔以立體眼底照片可全面了解黃斑情況。
糖尿病黃斑水腫是醫學難題,目前仍未有徹底根治之方法。糖尿病病程長短、血糖控制好壞是引起黃斑水腫的兩大因素。“特別是空腹血糖值長期在8mmol/L以上的糖友,就要注意了。”鄒玉平說,“長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隨著病情延長,幾乎100%出現視網膜病變。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以終生不發生。”
“控制血糖,是‘治本’之法;而‘治標’,則可通過眼內注射藥物、激光治療控制病情。”鄒玉平表示,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劑,有助消除水腫及抑制血管異常生長。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是通過犧牲部分周邊視力來保全中心視力的方法,術后視力或有所下降。但如果錯過了激光治療時機,視網膜病變發展到增殖期(即第4~6期),將形成大量新生血管、視網膜增殖膜、甚至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必須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手術目的是清除出血、剝除增殖膜,將視網膜復位,爭取機會進行激光治療。”
玉米降低老年黃斑病變率
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許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顯示,攝取較高量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黃斑性病變的幾率。玉米含有黃體素、玉米黃質,尤其后者含量較豐。因此美國醫學家也認為,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極佳補充食物。由于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黃體素、玉米黃質為脂溶性維生素,加油烹煮有幫助吸收的效果,促使發揮營養作用的效果。
玉米須有一定的利膽、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間多用以利尿和清熱解毒。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者,可用干燥玉米須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開,每天分3次口服,對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遲緩,以經常飲用為宜。
雖然玉米的功效眾多,更是抗眼睛衰老的佳品。專家提醒,吃玉米時應注意嚼爛,以助消化。另外,腹瀉者、胃寒脹滿者、胃腸功能不良者一次不可多吃,并盡量吃新鮮玉米。
(責任編輯:徐惠珍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