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今年49歲的張女士是一名超市工作人員,兩天前她突發右肩關節疼痛,自訴沒磕沒碰著,吃藥敷藥都不能緩解,連續2晚不能入睡,手臂也無法高舉,嚴重影響生活。
王女士來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找骨科王敏醫生就醫,行放射線檢查時可見肱骨大結節處有骨性樣物質形態的異常表現,后被確診為:右肩關節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隨后,王文主任和王敏醫生予以張女士右肩關節鏡檢+鈣化灶清理術。張女士術后當天疼痛就已基本緩解,肩關節活動明顯改善,2天后順利出院。
X-Ray顯示鈣化性肌腱炎
什么是肩袖鈣化性肌腱炎?
肩袖鈣化性肌腱炎是一種較常見的自限性肩部疾病,鈣化性肌腱炎主要由于鈣化物質沉積在關節旁組織,尤其沉積于肌腱,從而造成的反復發作的炎癥。
主要表現為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受限。最常見的沉積部位為肩部,尤其是岡上肌腱和肩胛下肌腱,且鈣化的程度和病情的階段而異。
1、慢性期:唯一的癥狀是肩部酸脹,上臂內旋、抬高時輕度疼痛,無肌痙攣,肩活動不受限制。當上臂抬高或旋轉時鈣化物與喙肩弓摩擦引起疼痛。大都有肩關節急性疼痛的發作史。慢性期可因上臂過勞或急性扭傷可引起亞急性或急性發作。
2、亞急性期:最為常見,常因肩部過多活動或受到創傷引起。疼痛常進行性加重,活動受限,上臂只能在無痛范圍內活動。疼痛可放射至三角肌止點,肩胛骨下角、頸部或枕部,甚至前臂、手指背側,特別是拇指和食指。常在夜間疼痛加重,不能入眠。
3、急性期:起病突然 ,呈暴發性,以往可無肩部不適,或曾發生亞急性或慢性征兆。表現為扶肘懼怕肩關節任何方向的活動,肱骨大結節處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輕按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多發生在鈣質吸收期。一般由過勞或創傷誘發。
如何診斷鈣化性肌腱炎?
鈣化性肌腱炎癥狀多為肩痛,也可表現為肩部活動范圍受限、僵硬、無力。體征常為肩關節局部的疼痛明顯并伴有局部發熱及紅腫情況。X線平片可顯示肩袖部位的鈣質沉積。CT或MRI也能顯示鈣質沉積的部位以及肩袖或者周圍組織炎性水腫情況,但不通常作為診斷的首選檢查。
關節鏡下可見鈣化灶沉積
鈣化性肌腱炎確切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現認為一是由于機體老化過程的肩袖肌腱獲氧能力降低,二是由于長期過頂(頭頂)抬臂運動可能增加了肩部的機械壓力負荷。
鈣化性肌腱炎的發生主要分兩個階段:鈣質形成和再吸收。第一階段肌腱細胞發生變化,促使鈣晶體形成。第二階段機體再吸收鈣沉著,肌腱愈合。肩關節疼痛較多發生于再吸收階段,因為肌腱內的鈣質沉積在吸收階段處于高壓力狀態。但是許多患者(可能高達75%的患者)無疼痛癥狀或只是輕微痛疼。
鈣化性肌腱炎治療包括保守和手術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抗炎藥物治療、理療、功能鍛煉以及應用激素等。
手術治療:對于鈣化性肌腱炎主要行肩關節鏡下鈣化灶清除術,關節鏡下清除鈣化病灶具有許多優點,微小的有限創傷、放大的直視探查及手術操作,它不僅能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增進肩關節功能恢復,保證術后的切口美觀,而且避免了開放式手術對三角肌的損害。
微創肩關節鏡手術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胡穎儀、孫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