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脊柱側彎是指由于先天性、退行性或不明原因等特發性因素,使原本筆直的脊柱出現了側方彎曲,一般側彎大于10°就可以診斷為脊柱側凸。而來自海南的11歲男孩小林(化名)第一次就診,脊柱側彎就達到了39°,經過佩戴支具治療一年,小林的側彎度數不減反增,只能選擇手術治療。7月22日上午,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繆海雄為小林進行了線上復診,了解其術后恢復情況。
繆海雄主任(左二)為患者進行線上復診
一年時間,脊柱側彎從39°加重到91°
據了解,一年多前,小林的父母發現孩子后背突出來一塊,走路高低肩,身高也不見長,開始并沒有太在意。后來一次偶然的感冒,拍胸片發現有脊柱的異常彎曲,由于肺部受到壓迫也出現了咳嗽的癥狀,這時胸椎和腰椎彎曲都達到了39°,小林被診斷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
當地醫院建議他佩戴矯形支具以糾正,因為海南氣候炎熱,小林又還在上學,難以堅持長時間佩戴,1年后胸椎側彎加重達到91°,腰椎側彎達到63°。考慮到手術治療的難度和風險,小林和父親來到廣州就醫。
多學科聯合會診 術后“長高”8cm
接診小林的骨科總住院醫師陳龍介紹,“小林就診時,從外觀上看脊柱已經完全呈現‘S’型,CT報告顯示每個椎體都很完整,排除先天發育異常因素,診斷為青少年重度特發性脊柱側凸,只能通過手術來治療。”
經過3周的術前牽引治療,復查CT發現胸椎側彎已經從91°矯正到60°。科室組織麻醉科、輸血科、兒科、營養科、放射科等多學科會診,為小林制定手術方案,擬手術方案為胸3-腰4置釘融合,胸9、腰3椎體去旋轉以及頂椎區域局部椎體截骨。術中運用了椎體去旋轉技術,共置入27枚螺釘。
術后第10天,小林已經可以下床活動,復查X光顯示胸椎側彎角度從術前的91°變成29°,腰椎側彎角度從63°變為47°,主胸彎改善68%,腰彎改善65%,身高從術前145cm變為153cm,足足“長高”了8cm。
患者手術前后脊柱側彎角度變化
“現在孩子腰不彎了,后背也不鼓起來,走路也正常,沒有出現咳嗽,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多了。”小林的父親在電話連線時欣喜說道。對于手術的效果,他們都十分滿意。
家長如何識別早期的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多發于生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根據我國預防醫學會流調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人數預計超過500萬,并且還在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脊柱側彎已經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后,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適逢暑假,脊柱側彎的門診人數也有明顯增加。繆海雄提醒各位家長,要定期觀察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從后背看孩子是否有兩側肩膀不等高,脖子有偏斜,兩側腰線不等側等情況。可以通過簡單的前屈實驗來判斷:雙腳并攏與肩同寬,雙手指碰腳尖,彎腰彎90度,從前方或后方觀察孩子背部是否等高,出現高低不同時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對于脊柱側彎20°以內的患兒一般不需要治療,可以配合康復性訓練,但在生長發育快速時期,脊柱側彎更容易加重,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25°-45°的患兒可以佩戴矯正支具治療。大于45°,外觀畸形明顯,并且身體有不平衡表現,有加重趨勢,建議手術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胡穎儀、孫冰倩)
每到暑期,很多家長會趁著長假,帶孩子前往醫院做脊柱側彎手術。什么是脊柱側彎?孩子得了脊柱側彎一定要做手術嗎?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的脊柱健……詳細>>
“我懷著無限的感激對貴院的謝意……急病之所病,救死扶傷的精神永遠發揚光大。……讓我向黃教授深深的鞠上一躬,說聲‘謝謝。’”近期,中山大學……詳細>>
近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康復醫學中心迎來一位小病友,在父母的陪同下,14歲的小王(化名),開開心心地走向導診臺。患……詳細>>
脊柱側彎是指由于先天性、退行性或不明原因等特發性因素,使原本筆直的脊柱出現了側方彎曲,一般側彎大于10°就可以診斷為脊柱側凸。而來自海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