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網絡上有款專為老人設計的智能防摔馬甲引發網友熱議,這個馬甲在老人摔倒的一瞬間會彈出安全氣囊,這款新品讓不少人都心動不已,想為家里的老人入手。
防摔馬甲產品圖
而這個受到追捧的防摔馬甲是否能有效的降低跌倒帶來的影響呢?來聽聽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黃杰文的分析。
黃杰文指出,這個防摔馬甲的出現,讓大家重視老人防摔這件事,這個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跌倒,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每年因傷就診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是跌倒所致;同時,年齡越大,因跌倒而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可見,摔倒這件“小事”,對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齡或有各類慢性疾病的老人來說,事關重大。生活中一次小小的跌倒意外,都有可能會是生命的“最后一摔”。對老年人的意外跌倒進行精準預防,及時實施救援,是將受傷風險降低的關鍵。
根據產品介紹,防摔馬甲里植入了六軸傳感器,當身體的角度和加速度突然有一個巨變,達到一個危險數值,監測就會判定處在一個即將摔倒的狀態,安全氣囊就自動彈出,可以有效地減輕沖擊。可保護頭部、腰部、髖部、肩部等不同部位,把地面沖擊身體的力量減少80%,保護老人容易受傷的部位。從預防角度降低了老年人摔倒骨折的風險。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從用戶親測試驗中顯示,市面上的防摔馬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存在反應遲滯 工作人員穿上防摔馬甲,做360度的后空翻、后摔、前滾翻等大幅度動作,氣囊卻并非每次都有反應。
2.壓力控制無標準 多數老年人都伴有骨質疏松、骨質變脆的現象,摔倒時防摔馬甲的氣壓若太弱,可能出現保護不足,但若氣壓太強,可能給老人造成二次傷害。而馬甲里的氮氣需要自行充灌,并無明確標準。
3.撐開聲音大 氣囊爆開的聲音如同古老的爆米花機器,聲音劇烈刺耳,老人容易受到驚嚇。加之老年人常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在外界不良刺激下,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4.普遍偏重 馬甲雖穿戴方便,但里有較多的傳感器等內容物,并不輕便。笨拙的姿態,可能增加跌倒風險。
5.價格高 由于生產成本較高,致使銷售成本高,價格不太親民。
對此,黃杰文建議,對于經濟條件優渥,老年人活動能力較強的家庭,可以給老年人配備防摔馬甲進行被動性防護,防止活動時發生意外。
在黃杰文看來,在關注被動防護的同時,主動提高防護意識,減少摔倒的機會,才是防護的要點。
1、除了穿戴馬甲外,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來減少老人摔倒的風險?
老年人的跌倒雖然防不勝防,但也不意味著只能聽之任之。以下我們就總結了10點忠告,給大家一些提醒:
* 對虛弱無法自我照顧、步態不穩、頭暈、視力模糊、意識不清、使用鎮定劑、血糖低、血壓不穩者及65歲以上老人,下床前先坐床沿片刻,由家屬陪同下床。
* 下床前慢慢起身,特別是在服用某些特殊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安眠藥時等。
* 需要協助時,及時呼叫家屬,切莫逞強。
* 將您的物品收納于柜中,保持走道通暢。
* 家里地面盡量保持干燥,不要濕滑。
* 選擇床鋪時最好選擇有床欄的床鋪,就寢時拉起床欄,防止墜地。
* 穿著合適尺碼的衣物,以免絆倒。
* 將常用的生活物品放在容易夠取的地方。
* 家里布置得亮堂一些,光線明亮,避免意外。
* 在走廊、通道以及為衛生間最好安置一些扶手,防止跌倒。
當然家屬還要盡量多地關照老年人,并且督促他們進行肌力和平衡的訓練。同時在醫師的指導下配合抗骨質疏松治療。
2、當老人跌倒甚至造成骨折的時候,該如何科學就醫?
老年人摔倒容易造成腕、肩、髖等部位的骨折,特別是髖部骨折,老人立刻就失去了站立行走,隨之出現的各種并發癥將給老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這是一個非常現實也比較嚴重的問題。同時,一般首先發現老年人摔倒的都是家屬,并非專業的醫師。如何正確的判斷并及時的做出反應,就讓骨科醫生來教你吧。
發現老人摔倒了,首先要確定的是他的呼吸、神智方面有沒有問題,這很重要。然后問詢老人是否疼痛,明確疼痛部位,并檢查疼痛部位能否活動。同時觀察疼痛部位是否有異常,如腫脹、淤青,甚至關節反折、畸形等,以及局部是否有骨頭錯動的感覺。如果出現這些問題,那很可能就是骨折了。我們應該及時呼叫120,同時在等待的過程中,先給老人做一些簡單的臨時固定以緩解疼痛。
到達醫院后,專業的醫生會給予老人專業的治療。目前,多學科協作是對老人骨折最有效、最高效、性價比最佳的治療方式。特別是髖部骨折,48小時內完成手術是目前的普遍共識。有研究表明:老人骨折患者入院后手術每延遲10小時,術后1年內死亡率增加5%。因此,老人家屬也應充分理解,積極配合醫生所制定的“快速康復治療方案”,爭取時間完善各項檢查,快速治療,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其實,當大家都能將老人骨折快速治療的理念扎根于心,骨折也就沒有那么可怕了。正確、及時、規范的治療,大部分老年人都基本可以恢復到傷前的生活狀態。
3、為了減少老人家因摔倒而骨折的風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我國,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年傷害死亡的首位死因。因此對于老年人骨折,我們不能等事情發生了再挽救,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針對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幾大危險因素,黃杰文給出如下建議:
(1)預防骨質疏松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骨折,骨質疏松是一個原因,定期帶老人體檢,做個骨密度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出現骨質疏松,則需要及時調理和治療。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適量的運動以及曬太陽,就是很好的預防手段。
(2)預防摔倒
跟家里老人一定要做好溝通,生活中盡量做到慢和穩。特別是雨雪天氣路滑盡量少出行,更不要單獨出行。家里浴室、廚房是最容易摔倒的地方,可以鋪上防滑墊,預防摔倒。老年人穿的鞋子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滑等。
(3)合適的眼鏡
視力真的非常重要,很多老年人眼睛都不太方便,一副合適的眼鏡能幫助老年人看東西看路更清楚。
(5)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很多老年人都有體位性低血壓,就是從蹲坐姿勢突然站立起來的時候會出現頭腦發昏、眼前發黑,這種情況也會導致摔倒。一般容易出現在蹲完廁所后,站起來的時候。所以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廁所給老人裝一個扶手,或者讓老人帶張凳子進去,站起來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支持。
總的來說,從日常生活里便預防老年人摔倒,就能有效減少老年人骨折的發生。
(責任編輯:曾德萍 通訊員:王劍、葉美琪)
近日,東莞的黃女士發現自己想說話卻說不出來,隨即被家人送往醫院就診。經檢查黃女士腦內左側額頂葉有一個巨大的腦膜瘤。醫生介紹這個腦膜瘤壓迫……詳細>>
近日,陜西西安一名21歲的女孩小婷因一場“感冒”住進ICU,期間多次出現心臟驟停,在經過了6天的救治后,小婷才成功的脫離了一切輔助她生命……詳細>>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進入新年,但我國卻陸續出現新增本土病例,在這特殊時期迎來了一場疫情的考驗期。隨著疫情不斷發展,不免讓人們很是擔心,防范……詳細>>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本屆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搭建腎臟病知識平臺,共護腎臟……詳細>>
近期,我國北京、遼寧、浙江等多地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今冬國內疫情會大規模暴發嗎?“雙節”還能出行嗎?央視總臺記者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