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年過7旬的李伯因為心臟血管病變嚴重,在做外科冠脈搭橋手術前,胸部增強CT檢查發現其胸部存在一巨大腫物,計劃中的單純心臟冠脈搭橋手術,變成了涵蓋冠脈搭橋及胸部巨大腫物切除的兩臺手術。
嚴重的冠心病如不積極干預,病人可能會因急性心梗而猝死,而巨大的胸部腫物則可能因腫物壓迫氣管使患者窒息而殞命,李伯身上同時患有兩個棘手的病癥。經過多學科會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和胸外科聯手為同時患有嚴重冠心病及胸部巨大腫瘤的李老伯進行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聯合胸部巨大腫物切除術。
張曉慎(專家預約)主任與助手正在緊張的手術中
胸痛自服“止痛藥”效果不佳 CT發現胸部竟有巨大腫物
據李伯回憶,早在5年前體檢時已經發現了胸部有一個腫物,但當時查出的腫物并不算大,并且被醫生告知是“良性胸腺瘤”,因此并未引起注意。一個多月前,李伯開始自覺胸口有疼痛,伴有輕度氣喘,自認為是胸部腫物壓迫導致的神經痛,自服“止痛藥”,起初癥狀很快就得以改善,但近期服用“止痛藥”效果不佳,且“胸痛”發作越來越頻繁,最近一次胸痛發作后大汗淋漓,喘氣明顯,隨后被送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該院心血管內科聯合心臟血管外科會診,準備進行外科冠脈搭橋手術,但在外科手術準備期間,經胸部增強CT發現了其前胸壁有一15cm×10cm×8cm大小的巨大腫物,足足有一個蟠桃大小,很大可能會在手術期間擋住開胸冠脈搭橋手術時心臟暴露的區域。經不斷完善的檢查,李伯的病因愈發明確,但病情也遠比原來預計的要復雜得多。
病情錯綜復雜 手術團隊排除萬難圓滿完成
主刀醫生、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曉慎表示:“李伯的情況比較復雜,主要在于術前評估存在兩個盲區,第一,無法明確腫物侵蝕周圍組織的情況,如果腫物侵蝕嚴重,與周圍組織難以分離,且又臨近大血管跟心臟,強行分離可能會導致大出血,患者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第二,經由冠脈造影結果評估患者的血管條件較差,無法斷定能否在心臟冠脈找到合適的搭橋位點。以上兩點都必須在手術中探查才能明確。”
經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胸外科、麻醉科以及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會診后,按照當時掌握的情況來說,無法明確是否能夠同時完成兩處的手術,因此制訂的初步手術方案為正中開胸探查,如果條件滿足,術中再改為胸部腫物切除和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幸運的是,開胸后,手術團隊對腫物進行分離過程非常順利,不到半個小時,就把碩大的腫物從李伯胸前取出來了,第一階段手術宣告成功!緊跟著張曉慎主任仔細對李伯心臟的血管進行評估,也順利找到了冠脈搭橋所需的位點,并在張主任的精細操作下,成功為多個狹窄的冠脈血管重新開通了血運,李伯的心臟恢復了有力跳動的狀態,術后病理結果回報腫物為神經鞘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手術圓滿成功。
術后李伯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回到心外科重癥監護室治療,第二天就撤除了呼吸機支持,第三天就轉至普通病房,康復過程順利。
遠離疑難病癥 從改變不良習慣開始
李伯為何會突發冠心病急性心梗?張曉慎主任分析道:首先,他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飲食不健康,服藥不規律,血糖控制欠佳,雖無煙酒嗜好,但長期以往,血脂會淤積以致冠脈血管狹窄,這也是促使冠心病形成的一個慢性過程;其次,李伯早在五年前就已經發現胸部腫物,卻因疏忽,每年未進行體檢,雖然是良性腫瘤,但隨著時間推移,由于腫瘤的增長,會對其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最后,李伯在最初出現癥狀時候,未第一時間到醫院明確病因,而采取了自服“止痛藥”的緩兵之計,直到無法忍受了才到醫院尋求救治,這些都是經常發生在廣大普通百姓身上的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習慣。
張曉慎主任提醒,為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務必形成低脂低鹽的飲食習慣,定期做健康體檢,身體有不適時應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診治。
(責任編輯:黃日金 通訊員:李小輝 張燦城)
“接下來,我們為琪琪(化名)小朋友頒發‘勇氣勛章’……” 中山三院兒科副主任、兒童血液專科主任陳惠芹把一張寫有“勇士之證”榮譽證書,頒發……詳細>>
面對近日來的本土新冠疫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簡稱中腫)響應號召,累計派出1000余人次參加社區核酸采樣工作,合計完成采樣238643……詳細>>
近日,江西相關部門發布了一起婚約財產糾紛案的審理。文件中指出,江某與張某(女)通過相親認識,10月2日雙方訂婚,江某向張某給付了相應彩禮……詳細>>
胖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痛”,但有的時候“胖”可能真的是一種病。33歲的黃女士半年前發現自己突然小肚子圓了起來,又無其他不適,不知不覺半年來……詳細>>
因為胰腺的位置較隱蔽,跟著胃部緊緊貼在一起,胰腺癌容易被漏診或誤診,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達到中晚期,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且預后極差。因此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