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21年3月20日,“君DREAM·正當實”第二屆CSCO-君實生物腫瘤免疫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會上公布了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II期研究初期分析的結果,并宣布啟動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JUPITER-10,NCT04723004)。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亞進教授、商昌珍教授等國內肝癌領域專家,以及君實生物CEO李寧博士參與啟動儀式。
免疫聯合療法成肝癌領域治療新趨勢
樊嘉院士首先做了大會致辭。他認為,肝癌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挑戰,“對于我國僅占全球不到20%的人口基數來說,原發性肝癌在中國的發病和死亡率存在著極大的地域高發特征”。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致辭
原發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HCC占75%~85%。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原發性肝癌新發病例數為905,677例,死亡病例數為830,180例,是全球第三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其中,中國原發性肝癌的新發病例數占全球45.3%,死亡例數占全球47.1%。
據了解,目前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方法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TACE、放射治療、全身治療等多種手段。由于肝癌起病隱匿,80%以上的患者在初診時已是中晚期。總體上看,肝癌的預后很差,發病率與死亡率之比達到1:0.9,在北美國家和地區5年生存率15%~19%,而在我國僅為12.1%,嚴重地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來,以抗PD-1單抗藥物為代表的新興免疫療法為晚期肝癌的系統治療格局帶來了全新的改變。免疫治療具有獨特的作用機理,通過與靶向藥等傳統療法的聯用,免疫聯合療法展現出了1+1>2的治療潛力,成為中晚期肝細胞肝癌患者一線治療的標準和探索未來肝癌系統治療的新的趨勢。”樊嘉院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國家的創新藥物研發也走在了免疫聯合療法的前沿。以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為例,在我們今天發布的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二期臨床試驗中,我們欣喜地看到非常令人興奮的數據結果,這表明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能夠為肝癌患者帶來具有國際水準的治療選擇。”
“特瑞普利單抗+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癌II期研究:療效初現,趨勢喜人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II期研究是一項單臂、多中心、開放標簽的臨床研究,由北京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牽頭,在全國6家中心開展。
郝純毅教授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亞進教授作為研究者在會上致辭。郝純毅教授表示:“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的是,該項研究在療效,已經體現出等于或好于現在一些在國際上非常熱門的海外免疫療法組合的趨勢,并且目前耐受性良好,再次驗證了我們自主研發的國產新藥也具有國際品質。”陳亞進教授也在致辭中表示,“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這個方案顯示出了令人振奮的治療效果。”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左)、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亞進教授(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商昌珍教授(右)發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商昌珍教授詳細介紹了研究方案與數據結果。從2020年5月28日至2020年12月21日,該II期研究共納入54名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且不可根治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其中87%的患者伴有慢性乙型肝炎且超過一半的患者存在肝外轉移。“我們通過對至少完成2次腫瘤學評估的44例患者進行數據的總結和分析,由獨立影像評審基于mRECIST腫瘤學評估標準進行的療效評估顯示,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客觀緩解率為47.7%。雖然并非直接比較,但這一數值高于目前國際上已有報道的多數晚期肝癌治療方案。”商昌珍教授表示,“而且目前所發生的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多數都是輕度的一二級不良事件,沒有四級及以上的嚴重不良事件,安全性也和目前主流的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數據是相似的”。目前整體數據尚不成熟,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PFS)及中生存期(OS)尚未達到,研究仍在進行中。
JUPITER-10 III期臨床研究正式啟動,引入中國肝癌分期方案(CNLC)
會上還舉行了JUPITER-10研究啟動儀式,宣布正式啟動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臨床研究。
JUPITER-10研究者與君實生物共同點亮“生命樂章”
JUPITER-10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對照的國際多中心關鍵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由樊嘉院士牽頭,計劃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多個區域開展,總共納入280例肝細胞癌患者,旨在對比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與索拉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安全性及療效。
研究設計分析中除了經典的巴塞羅那分期標準(BCLC)外,還會引入中國肝癌分期標準(CNLC)進行療效分析[ Zhou, J。,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19 Edition)。 Liver Cancer, 2020。 9(6): p。 682-720。]。“中國晚期肝癌患者在流行病學、病因特征及我國臨床治療實踐等方面均與歐美等國家存在差異,而目前有過報道的免疫治療臨床研究結果多以巴塞羅那分期標準作為不同期別的亞組療效分析。”樊嘉院士表示,“JUPITER-10研究引入CNLC對于我國晚期肝癌規范化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更好地評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治療方案在中國晚期肝癌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并且能夠進一步完善免疫聯合治療在晚期肝癌中的循證醫學證據,這是其他同類臨床試驗所不具備的。”
作為中國首個批準上市的以PD-1為靶點的國產單抗藥物,君實生物自主研發的特瑞普利單抗在全球布局了覆蓋十多個瘤種、30多項單藥和聯合用藥臨床試驗。尤其在肝癌治療領域,特瑞普利單抗開展的肝細胞癌和肝內膽管癌的關鍵注冊臨床研究共有4項。“涵蓋聯合療法、輔助治療等多種形式,不論在數量,還是臨床方案的豐富性與創新性方面均處于國內乃至國際前列。”樊嘉院士表示。
君實生物首席執行官李寧博士在會上介紹了君實生物的創新研發戰略布局。“君實生物持續關注國人中高發,且對免疫治療有較好響應、臨床急需治療的瘤種,圍繞基石類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制定了‘小適應癥+大適應癥’齊頭并進的臨床開發策略。”李寧博士表示,“針對中國高發、高死亡率的肝癌,我們發現在過往的探索中,其對免疫治療單藥的相應有限。為了進一步提升肝癌療法的有效率,我們從機制出發,希望通過免疫和靶向藥物等療法聯用所產生的協同互補效應,為肝癌患者帶來更大的臨床獲益。”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 )
文章關鍵詞: 免疫治療 晚期肝癌 特瑞普利單抗、貝伐珠單抗
所謂脂肪肝,指的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它是世界第一大肝病,已超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臟疾病,也……詳細>>
昨天,小編在前晚忙了一通宵后回家倒頭睡到下午,醒來便看見網絡上全是吳孟達(達叔)去世的消息,可以說是恍如隔世。仍記得小時候看《笑林小子》……詳細>>
來自澳門的48歲患者陳先生,在一個月前被診斷為肝癌,更讓人擔心的是,癌細胞已經沿著肝靜脈生長突入他的右心房,而心房癌栓隨時有可能脫落,導……詳細>>
10000公里的奔赴,100個生動的故事,半年的日以繼夜……詳細>>
我國的醫學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許多曾經的疑難雜癥,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辦法可以對抗,比如奪去很多人生命的肝癌,現在也可以通過手術、化療、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