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20年12月4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主辦的“廣東省醫學會第二次肺部腫瘤學學術會議“在廣州柏悅酒店召開。本次會議由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主席吳一龍教授擔任主席,同時,蒞臨此次會議的專家還包括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及CSCO中青年專家委員會肺癌協作組鐘文昭教授、楊學寧教授、喬貴賓教授、賁曉松教授等知名專家。
會議現場,國內頂尖胸外科中心專家們帶來五場高水平的手術直播演示。同時專家們從多學科團隊視角下共同探討如何利用精準醫療、人工智能、三維重建、云平臺和對肺癌生物學行為的認知改變等,減少手術創傷及用藥不良反應的同時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獲益和生活質量。
免疫治療在肺癌臨床開發穩步推進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談“癌“色變的恐慌心理。無論從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肺癌都可謂是”首癌“。目前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高達78多萬例,年死亡病例達62余萬例,肺癌是當前腫瘤防控的重點疾病。此次肺部腫瘤學分會為國內肺部腫瘤領域的高水平內外科專家提供交流、協作的平臺,聯手為如何改善中國肺癌患者的生存獲益探討交流,讓肺癌成為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當前,免疫治療在肺癌臨床開發穩步推進,III期肺癌患者使用新輔助治療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獲益,晚期肺淋巴上皮瘤樣癌免疫治療效果顯著,肺癌晚期患者一線治療十分關鍵。立足當下,推動發展。肺癌免疫治療如何調控,肺腺鱗癌異質性的探索,EGFR基因靶向治療敏感性以及逆轉獲得性耐藥的探索,肺癌免疫治療療效預測標志物的探索等方面依然是肺癌領域專家們需要共同攻克的方向。
互聯網、人工智能為肺部腫瘤提供更好助力。三維重建可用于肺部腫瘤患者術前規劃,AI助力肺小結節早期篩查與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亞肺葉切除和磁導航的臨床應用,更有肺部結節云會診和療效評價等。互聯網智能時代,推動肺癌診療邁向新臺階。
肺結節發現率增加 診斷有三大趨勢
肺癌可以通過低劑量螺旋CT進行篩查,可以發現非常早期的肺癌,通過簡單的治療手段就可以實現治愈。所以近幾年在中國,肺癌的早篩越來越普及,導致結節發現越來越多。但大部分肺結節不是癌,即使是癌也屬于相對惰性的。
那么,如何處理肺結節呢?吳一龍教授表示,目前對于肺結節的診斷,有幾大趨勢:一是由專業醫生看借助專用電腦技術進行看片;二是是通過人工智能的辦法,對結節判斷。希望通過AI處理80%-90%的影像數據,剩下疑難才由醫生進行人工判斷;三是通過抽血判斷癌癥。
醫院與保險聯動,為患者創造更大福音
會議上,專家們針對”肺部腫瘤保險支付與醫療服務場景開發“進行了深入研討,如何為患者更實際的解決治療費用問題,專家們獻計獻策,共同探討。此次會議帶來一個重大好消息,廣東省人民醫院和中國人壽保險聯動,開展肺部健康管理合作。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所長張緒超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副所長周清教授和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副所長鐘文昭教授與中國人壽現場簽約,為共同推動肺癌診療助力,攜手為患者創造更大福音。
2020年廣東省醫學會第二次肺部腫瘤學學術會議,為與會者們提供一個共同研討肺癌規范化、個體化、智能化治療及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和基礎研究的專業平臺。專家們共聚一堂,展示學界風采,探討前沿信息,造福更多患者,共同推進肺部腫瘤診療事業的發展。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
近日87歲的廣州李老太(化名)不慎被電梯門撞倒造成恥骨骨折和腰椎壓縮性骨折,引發腰背部疼痛及雙下肢疼痛,翻身和坐起困難,不能站立。因年紀……詳細>>
酒精戒斷綜合癥顧名思義是酒依賴者突然減少喝酒量或突然停止喝酒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包括精神、生理和心理以及軀體功能癥狀,常見的表現有心煩意……詳細>>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卒中中心接診了一位48歲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李先生(化名)。由于李先生沒有核酸結果,且有發熱癥狀,在現場采……詳細>>
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檢的重要性,體檢時難免會查出各種小毛病,讓人們擔憂不已。確實疾病早治療早受益,不過有的疾病雖然名字看起來嚇人,其實……詳細>>
2022年9月9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CAR-T細胞治療中心啟動儀式順利召開,為華南地區以及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淋巴瘤患者提供最新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