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解熱鎮痛藥是生活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藥物,有解熱、止痛作用,對關節還有抗炎、抗風濕作用,常用于各種發熱、疼痛、關節炎、風濕病的治療。解熱鎮痛藥種類繁多,每種藥物作用效果都有所區別,每個藥不良反應、用藥禁忌、使用量也有所不用。使用過程中最好要了解清楚它的八大原則。
1、按特點選藥: 解熱鎮痛藥普遍具有抗炎、鎮痛、解熱的功效,但每個品牌可能有所偏重。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熱作用特強,甚至作為退熱藥應用;吲哚美辛則鎮痛作用最強,對炎癥性疼痛作用顯著。
2、藥效與劑量:某些解熱鎮痛藥用小、中劑量即有退熱、止痛作用。但作為抗炎藥應用時,常需大劑量,如阿司匹林的成人抗炎劑量為每天4~6g,布洛芬的抗炎劑量大于每天1.8g;由于在此劑量下常表現出明顯的不良反應,因而最好使用對于抗炎劑量與止痛劑量接近的新藥為宜。
3、時間與藥效: 解熱鎮痛藥的解熱、止痛作用在用藥后較短時間即可生效,而其抗炎作用則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建立,因此需要相當的用藥時間才能確定其抗炎療效。因此患者不要僅從2~3天的效果來判斷一種解熱鎮痛藥是否有效。
4、不重復用藥:一般不主張同時使用2種或2種以上的解熱鎮痛藥,因為它們競爭性與血漿白蛋白結合,游離出的藥物代謝排出,因此相互影響血藥濃度,療效不能加強,而不良反應卻增加。
5、換藥需適時:通常選用一種解熱鎮痛藥,如在足量使用2~3周后無效時,則應更換另一種,待有效后再逐漸減量。
6、忌“隨意”用藥: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劑量、長期應用解熱鎮痛藥。需要長期用藥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在使用OTC品種時,應該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使用劑量和療程用藥。
7、做到“三堅持”:堅持吃一半飯時服藥(飯間服藥);堅持用藥期間不飲酒;堅持階梯式增加用藥量直至達到最好療效和階梯式漸次減少用量。
8、用藥有禁忌:下列情況應禁服或慎服解熱鎮痛藥-——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熱鎮痛藥過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腎功能不全者;嚴重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細胞減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婦女。
(責任編輯:沈麗娜 )
如何合理使用解熱鎮痛藥,雖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至今臨床上不合理使用現象仍然十分嚴重。藥品分類管理之后,解熱鎮痛藥被劃入OTC(非處……詳細>>
降糖藥: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飲酒,會令血糖下降,引起嚴重低血糖;也可能因酒精作用影響藥效。 詳細>>
哮喘是一種存在氣道狹窄的疾病,由某些炎性刺激產生的氣道高反應性所致,其氣道狹窄具有可逆性。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約為5%。在成人的支氣管哮喘……詳細>>
不同程度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風濕骨痛膠囊就是其中的一種治療藥物。但是面對疾病,預防勝于治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