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能針對感冒、發(fā)燒等多種常見疾病緩解病情,因此是不少家庭常備藥品。實際上這些藥物都屬于非甾體抗炎藥,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非甾體抗炎藥?
實際上非甾體抗炎藥指的是不含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主要是為了與含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區(qū)分。目前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主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羅非昔布、塞來昔布等,根據各方面作用強度的不同應用在多種疾病。
雖然這些藥品作用強度有所差異,但是作用機制基本相同,都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從而發(fā)揮作用。前列腺素并非只分布在前列腺在中,實際上身體多種細胞組織都能分泌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也有多種類型,對內分泌、生殖 、消化、血液呼吸、心血管、泌尿及神經系統均有作用。
1、解熱作用
能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發(fā)揮解熱作用,人體出現創(chuàng)傷或者感染過敏原后,體內會生成花生四烯酸等炎癥因子,進而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引起紅腫、疼痛、發(fā)熱等多種癥狀。因此,非甾體抗炎藥抑制了了前列腺素的合成,可發(fā)揮解熱作用,但需注意這類藥物只能使發(fā)熱者的體溫下降,而對正常體溫沒有影響。
2、鎮(zhèn)痛作用
非甾體抗炎藥能在外周產生中等程度的鎮(zhèn)痛作用,對慢性疼痛如頭痛、關節(jié)肌肉疼痛、牙痛等效果較好。前列腺素提高痛覺感受器對致痛物質的敏感性,對炎性疼痛起放大作用。同時PGE1、PGE2和PGF2α是致痛物質,引起疼痛。
非甾體抗炎藥則可: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②抑制淋巴細胞活性和活化的T淋巴細胞的分化,減少對傳入神經末梢的刺激;③直接作用于傷害性感受器,阻止致痛物質的形成和釋放。由此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
3、抗炎作用
非甾體抗炎藥也能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而發(fā)揮消炎作用。常用于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癥狀。
雖然非甾體抗炎藥作用強大,但需注意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劑量、長期應用非甾體抗炎藥。長期使用,容易引起造血系統和肝腎損害;用藥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飲酒,否則加重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增加胃出血的幾率。
家庭醫(yī)生在線(m.zpeb.net)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完成了對近期發(fā)表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心血管安全性信息的最終評估,于2012年10月19日公布了評估意見。詳細>>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中風》雜志刊文指出,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可能會增加中風危險。詳細>>
FDA要求輝瑞公司從市場上撤回Bextra (伐地昔布),因為該藥的風險/效益比不容樂觀。FDA還要求輝瑞公司在Celebrex(塞來昔……詳細>>
服藥期間最害怕的是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確實能防病治病,但是也可能會帶來不明原因的不良反應,輕者惡心嘔吐,重者會因為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詳細>>
如果超重或者肥胖的婦女服用一種常見的非處方藥物,他們出現激素相關乳腺癌復發(fā)的可能性就更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