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血壓水平,否則容易引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梗、卒中等多種嚴重疾病。但有些患者服用降壓藥后,血壓還是會時高時低,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吳印生主任醫師此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介紹了幾種常見的原因。
吳印生主任醫師介紹:老年人高血壓出現血壓時高時低,這在高血壓治療過程中是常見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常見的幾個原因為:
(1)體質因素:老年人血壓自身調節功能減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等因素,或合并某些疾病;
(2)藥物因素:若服用短效降壓制劑,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復方降壓片等,這些藥降壓作用快,但維持時間短,血壓容易反彈,造成血壓不穩;
(3)服藥方法不正確,更換藥物過勤,增量或減量過快;
(4)沒有定期監測血壓,調整最佳用藥方案。
其中藥物是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高血壓患者應該怎么選擇降壓藥才合適?
吳印生主任醫師指出:選擇降壓藥主要考慮使用時機及原則。高危、很高危或3級高血壓患者,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2級高血壓患者,應考慮開始藥物治療;1級高血壓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預數周后,血壓仍≥140/90 mmHg時,再開始降壓藥物治療。 用藥的基本原則:(1)小劑量開始,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2)優先選擇長效制劑,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3)聯合應用;(4)個體化。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種類主要有利尿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等,
利尿劑適用于攝入鹽過多,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但可能引起高尿酸和低血鉀等不良反應,因此痛風患者不宜使用。
鈣拮抗劑藥名中常含有“地平”,主要用于老年高血壓、穩定性心絞痛、腦卒中后等患者,但可能出現頭痛、心慌、下肢水腫等不良反應。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拮抗劑適用范圍相似,適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嚴重腎功能不全除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的預防、肥胖以及腦卒中的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干咳,如情況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換藥。
β受體阻滯劑藥名常有“洛爾”兩字,可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來達到降壓及心臟保護作用,適合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
由于高血壓的確診及具體用藥,需要專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綜合考慮再推薦最佳治療方案,長期堅持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因此患者還是需遵醫囑用藥,才能盡量避免血壓“時高時低”,波動太大。
(責任編輯:蘇雅婷 )
一般情況下,病人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易產生耐藥性。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藥物治療只能使血壓得到控制,并不能根治,必須長期或終身服藥。因此,許多……詳細>>
一般而言,大約有半數的早期高血壓病患者可完全沒有癥狀,這類高血壓患者往往是體檢時才發現得了高血壓,這類高血壓患者不吃藥能否控制病情?南昌……詳細>>
高血壓是冠心病、腦卒中、心律失常等多種疾病的主要誘因,如果不加控制可能引起嚴重后果。血壓過高可以通過服用降壓藥加以控制,防止高血壓引起的……詳細>>
目前高血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得了高血壓需要常見堅持用藥控制病情,但是部分心腦血管病患者即使血壓不高,但是醫生也會開一些降壓藥給患者服……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驅蟲藥與降壓藥兩者功效根本無法混為一談,但是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最新研究中表明,在動物實驗中,使用羊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