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暈車藥是指用于人在坐車(船)或乘飛機時,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補救藥品,病情輕重不一,休息后逐漸減輕或恢復。醫學上將這類現象稱為“暈動病”。其具體機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車(船)的晃動使身體受到振動,致使管理身體平衡感覺的內耳前庭神經功能暫時失常而出現暈動病。市面上有不少用于暈動病的藥物,患者應該如何選擇,使用時應注意什么?
暈車藥應該根據距離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暈車藥
地芬尼多片、茶苯海明片等口服暈車藥,吸收一般較快一般在服用30分鐘后起效,因此建議在乘車前半小時至1小時服藥。東莨菪堿貼片等防暈車的透皮貼片,一般貼后至少4小時后才會發揮抗暈動病作用,藥效可維持2~3天。一般貼在一側耳后沒有頭發的干燥皮膚上,等乘車結束后應及時取下,否則也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因此,長距離的旅行可選擇該藥。
暈車藥的正確使用時間是至少在上車前1小時使用
口服暈車藥吸收一般較快,建議在乘車前半小時至1小時空腹服藥。以縮短藥物在胃內排空時間,使藥物盡快被腸道吸收,以便在乘車、乘船、乘機時及時發揮藥物的效果。暈車貼需要經過皮膚吸收,速度較慢,應該至少在上車前1小時使用。大部分暈車藥都能維持較長時間,如果用藥太早或太晚,不在藥物起效時間,可能上車后還暈。如果是長時間旅行,建議每隔4-6小時重復服用,以保持身體內持續的有效藥物濃度,防止暈動癥。
使用暈車藥后應當注意些什么?
多數暈車藥在服用后會想睡覺,如需避免,則應選用鎮靜作用輕微些的藥品。暈車藥不可和其他感冒藥、抗組織胺藥(過敏藥或鼻炎藥)、鎮靜藥、鎮咳、去痰藥等并用,也應避免合用胃腸鎮痛、鎮痙藥。此外,要注意藥效維持時間,耳朵貼片通常可維持3天;口服藥多數只持續6~8小時,如行程太長,須中途再服一次藥。
6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暈車藥
暈車藥屬于即時預防性的藥物,通常在藥店就能購買。藥店出售的暈車貼,大部分屬于抗膽堿貼劑。它通過抑制中樞原理來長效防暈車。口服暈車藥主要是抗組胺藥。這兩類藥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嗜睡,若過量反而會加重惡心、嘔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藥物很容易進入中樞神經,會對神經系統發育產生副作用。6歲以下的孩子不宜使用暈車藥及長效暈車貼。
生姜也能充當暈車藥
易暈車者盡量應選擇車內前排座位,打開車窗,保持車內空氣流通。或將生姜切片,行駛途中放于鼻孔下面聞或含在嘴里,能夠有效阻止惡心的感覺。如果兒童受不了辛辣味,可以在上車前在肚臍處、太陽穴部位貼生姜,也可緩解暈車癥狀。兒童一旦發生暈車,家長可以用大拇指按壓孩子的合谷穴和內關穴,讓孩子有一定的酸疼感。
旅途中,如有胃脹的感覺時,可服用助消化藥、嚼口香糖或食用薄荷味的水果糖;如有想嘔吐的感覺時,可服嗎丁啉或胃復安等;精神緊張時,可服鎮靜藥。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有暈車、暈船、暈機史的旅客,如果不掌握服暈車藥的時間,往往難以達到防暈效果。暈車藥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在出發前半小時到1小時空腹服藥,以縮……詳細>>
春季天氣回暖,不少人會選擇此時出門旅游,長時間坐車往往容易出現暈車現象,因此建議出門前備好暈車藥。目前市面上暈車藥種類很多,應該如何選擇……詳細>>
出外旅行,為了預防暈車,有些父母會到藥店買暈車藥給寶寶服用,讓寶寶免受暈車之苦。但是專家特意強調,凡是1歲以內的小寶寶,絕對不建議口服暈……詳細>>
暈車、暈船和暈機統稱為暈動癥。同是暈動癥,兒童往往比大人癥狀更重。家長在小兒搭車前應做好準備,保證孩子休息好、不宜吃太飽等。同時,醫生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