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患者用藥治療疾病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清楚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確保安全用藥,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腸炎、耳炎、結膜炎、瘡癤、膿腫等疾病,使用時應注意什么,不良反應有哪些?
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為白色、類白色或微黃色粉末,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腸炎、耳炎、結膜炎、瘡癤、膿腫。
服用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的方法為:未滿1周歲半包;1~2周歲1包;3~5周歲1包半;6~8周歲2包;9~12周歲2包半,一日4次,首次加倍服用。
服用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應注意以下事項:
1、對磺胺類藥過敏者禁用。
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禁用。
3、嚴重肝功損害者禁用。
4、交叉過敏反應。對一種磺胺藥呈現過敏的患者對其他磺胺藥也可能過敏。對呋塞米、砜類、噻嗪類利尿藥、磺脲類、碳酸酐酶抑制劑呈現過敏的患者,對磺胺藥亦可過敏。
5、磺胺藥的作用可被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普魯卡因、丁卡因)所拮抗,此外,膿液以及組織的分解產物的存在也起拮抗作用,因其可提供細菌生長的必需物質。
6、下列情況應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肝功能損害、血卟啉癥、腎功能損害。
7、服藥期間,宜多飲開水。治療中注意:全血象檢查,定期尿液檢查,肝、腎功能檢查。
服用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可能引起以下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較為常見,可表現為藥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也有表現為光敏反應、藥物熱、關節及肌肉疼痛、發熱等血清樣反應。
2、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可表現為咽痛、發熱、蒼白和出血傾向。
3、溶血性貧血及血紅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患者應用磺胺藥后易發生,在新生兒和小兒中較成人為多見。
4、高膽紅素血癥和新生兒核黃疸。由于磺胺藥與膽紅素競爭蛋白結合部位,可致游離膽紅素增高。新生兒肝功能不完善,故較易發生高膽紅素血癥和新生兒黃疸,偶可發生核黃疸。
5、肝臟損害。可發生黃疸、肝功能減退,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肝壞死。
6、腎臟損害。可發生結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發生間質性腎炎或腎小管壞死等嚴重不良反應。
7、惡心、嘔吐、胃納減退、腹瀉、頭痛、乏力等。一般癥狀輕微,不影響繼續用藥。偶有患者發生艱難梭菌腸炎,此時需停藥。
8、甲狀腺腫大及功能減退偶有發生。
9、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偶可發生,表現為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幻覺、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現均需立即停藥。
10、磺胺藥所致的嚴重不良反應雖少見,但可致命,如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暴發性肝壞死、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系統異常。治療時應嚴密觀察,當皮疹或其他反應的早期征兆出現時應立即停藥。
以上就是使用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的相關介紹。除了及時用藥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還要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知識,懂得相應的應對技巧;在集體兒童機構中,應早期隔離患兒,如有流行趨勢,可用食醋蒸蒸法將居室消毒;對反復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穿衣要適當,以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避免過熱或過冷;保證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鼓勵患兒多喝水,給予易消化高營養飲食,宜少食多餐并經常變換食物種類,一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和水分。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耳炎 腸炎 上呼吸道感染 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
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貯放日久色變微黃,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主要用于兒童上呼吸道感染,腸炎、耳炎、結膜炎、瘡癤、膿……詳細>>
上呼吸道感染也稱為普通感冒,雖然上呼吸道感染并不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但是卻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小兒患者……詳細>>
眼下的口服降糖藥按其藥理作用機制可分方兩大類:詳細>>
頭孢克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一種頭孢類的抗菌消炎藥物,對多種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小兒身體抵抗力比較差,因此……詳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很容易發生在兒童身上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癥狀很復雜,常會伴有咽痛、咳嗽等癥狀。患上這種疾病之后,不能夠亂用藥物,要針……詳細>>